撒贝宁坦言哄睡双胞胎精疲力尽,宝宝睡眠到底有何规律可循?

比起其他挑战而言,

成为父母最先要面对的是睡眠的考验,

在央视的一档生活类综艺节目中,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对此深有感触。

他坦言,疫情期间和太太两个人照顾双胞胎宝宝非常崩溃,严重睡眠不足,“两个多小时就醒一次,关键双胞胎它不是同时醒,他是一个醒了,把另外一个吵醒,然后等另外一个醒了,又把这个吵醒……”

宝宝出生以后,

爸爸妈妈就没有安逸的整觉可睡,

在最深的夜里,

总要顶着无敌困意打起精神哄娃,

这是撒贝宁夫妇面对的睡眠考验,

同时也是每一届新手父母在育儿时都会面临的挑战。

1岁以内宝宝的睡眠变化到底有何规律,

怎样才能抓住规律让宝宝睡好?

安琪儿儿保科专家这就来支招。

宝宝睡眠变化的规律

(1岁以内)

//刚出生的宝宝

刚离开妈妈的子宫,宝宝每天有16-18个小时都处于睡眠状态。此时宝宝没有白天和夜晚的概念,睡眠缺乏规律,相当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干扰。

//3-4个月的宝宝

这一时期宝宝的睡眠与外周环境逐渐同步,并且宝宝身体里参与睡眠调控的褪黑素分泌以及体温等生理指标也出现昼夜波动的变化,这预示着宝宝开始初步形成睡眠的昼夜节律。

肢体颤抖、吸吮动作、抽动鼻子或微笑,这些宝宝睡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不意味着宝宝睡觉不踏实,而是宝宝活跃睡眠过程的正常表现,因此家长不必干扰。

//5-12个月的宝宝

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睡眠向成人模式发展,从刚出生一整天无规律的小睡状态,逐渐变为“白天主要活动,晚上主要睡觉”的状态,而且晚上连续不间断睡眠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到1岁时,宝宝基本建立了较稳定的睡眠模式,即长时间的夜间睡眠和白天2次短暂的小睡模式。

养成宝宝好睡眠

这几点很关键

睡前活动

尽量让宝宝每天的睡前活动保持一致,对于宝宝来说,可以帮助TA建立自己的睡眠常规,形成睡前仪式感。睡前活动通常控制在20 - 25分钟内,洗个澡、抚触、唱首歌、更换尿不湿、调暗灯光等都可以帮助到宝宝。

入睡时机

宝宝处于何种精神状态时放到床上睡,直接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建议家长选择宝宝犯困但未睡着的情况下将其放到小床上,这样能帮助宝宝学会自己入睡,提高宝宝夜晚睡眠质量。

入睡环境

把宝宝抱在怀里,轻轻摇晃拍打,这是以前很多妈妈哄睡的方式,实际上这是不推荐的。在宝宝入睡过程中,妈妈应尽量减少参与,让宝宝学会平静自己,这也是孩子情感发育的必要过程。在宝宝睡前哭闹时,可轻轻拍,摸摸头,用平稳轻柔的声调进行短时的安抚。

入睡地点

对于宝宝来说,最安全的睡眠场所是同房不同床,在靠近父母大床的旁边安置婴儿床,是比较推荐的婴儿睡眠方式。这样既能保证父母及时照顾宝宝,也能养成宝宝独立睡眠的习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宝宝睡眠好习惯的养成,既要尊重规律,也要结合每个宝宝的实际。在照顾宝宝的早期,很多妈妈都有被折腾得精疲力尽,甚至感到沮丧的情况,这个时候别硬扛,请伴侣或家人分担照顾宝宝的压力,让自己恢复平静的心情很重要。因为当你感到沮丧时,你的情绪也会被宝宝感知,继而产生影响。宝宝成长面临的各种挑战,安琪儿儿保科与你一同面对。(由重庆安琪儿妇产医院供稿)

责任编辑:万洪梅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