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能不能再睡一会儿?孩子卑微的要求,刺痛了多少家长的心

学生睡眠不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不仅仅是面临中考或者高考的毕业班学生如此,即使是刚上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也已经面临睡眠不足的问题了。

更为可怕的是,学生睡眠不足的问题,近年来非但没有得到任何缓解,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且向低龄化学生蔓延。

朋友小王说起自己的女儿,刚刚小学3年级,每天晚上都要11点以后才能入睡。因为学校比较远,早上6点不到就得起床,睡眠时间满打满算不足7个小时。

即使这个睡眠时间还是建立在父母都能辅导作业,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基础上。班级里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学生比比皆是。

9月的一个周末,孩子实在熬不住了,向妈妈祈求,周末能不能不去上补习班了,我能不能多睡一会儿?9岁的孩子,最大的愿望居然是能不能多睡一会儿。小王说到此事的时候,眼睛里明显地闪着泪花。

另外一位同事,孩子在老家上学。今年12岁,刚上初一,作息时间是这样的。早上6点30分到校,中午12点放学。

12点30分,各科老师发布作业,孩子吃完饭,一刻不停地开始写作业。一直到下午差不多2点,赶到学校继续上课。

晚上有40分钟回家吃饭的时间,然后回到学校继续晚自习,9点半晚自习结束。带着一堆作业回家继续写,最早11点半才能完成。

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甚至更短。这个孩子还是在班级里成绩排名前10的存在,至于其他学生几点入睡,就更难以想象了。

中小学生,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但连最基本的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怎么办?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l内卷化程度越来越高

内卷这个词,在今年出现的频率已经非常高了。所谓内卷,通俗来说,就是无法向外部突破而形成的内部恶性竞争,本质上属于无效或者无意义的投入。

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无论学生多么努力,总有50%的学生进不了高中,同样985,211的录取率也不会因为学生的努力而提高。

全体学生拼命努力的结果无非就是录取分数提高了,进清华北大的还是那些人,无非是本来680就可以进清北,现在需要710分了,如此而已。

现在学生压力普遍大的原因正是内卷化的一种具体体现,拼命压榨睡眠时间,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并不能提高录取率,提高的只是录取分数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l考试的科目越来越多

一直在叫减负,但实际上学生的考试科目反而越来越多了。除了正常的文化课考试外,现在又加了体育、音乐和美术。

按照有关部门的设想,增加体育可以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增加音乐美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也可以减轻文化课的压力。

但事实是,文化课的压力一点没有减少,毕竟中考,文化课的成绩还是起决定作用,没有任何一个学校,家长或者学生敢在文化课上减负。

多出来的科目怎么办?时间就这么多,除了进一步压缩睡眠时间,还有其他出路吗?据说编程很大可能也会成为正式科目,这还让不让学生睡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些思考:

目前的教育现状就是如此。要破局,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增加资源。也就是增加高校的录取率,但这个方法已经被证实了行不通。

本质上,当初大学扩招虽然有教育市场化的原因,但也确实增加了资源。不过结果并不理想,大学扩招直接造成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更造成了高级技工人才的断档。

人人都想考大学,且高中生有80%以上的可能考上大学时,还有多少人会去考虑职业学校?这必然造成高级技工人才的短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另一个办法则是主动分流,让部分学生主动流向职业学校,就像80年代那样,相当部分优秀学生直接进入中专技校。

要让学生主动分流,那么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职业学校毕业必须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职校毕业的学生,也能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

而现在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强制分流,那么学习优秀的学生根本不可能主动流向职业学校。这本质上是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来制约市场经济的行为,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学生只有考大学这一个出路时,减负只能是个笑话,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唯有给出多条出路,且任意一条出路都有不错的前途,至少毕业后可以有尊严,可以体面地活着。

只有这样,内卷的恶性循环才有可能被打破,优秀人才才有可能流向职业学校,减负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才能把睡眠的时间还给孩子!

标签: 文化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