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大职工好网民|黄莉:让每一个孩子都实现“云开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一张红色的小纸条上,大大的“谢谢”两字笔画虽然很稚嫩,表达虽然很简单,却让90后基层职工黄莉红了眼眶。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孩子们纷纷通过上网课延续课业,“云开课”在许多人眼里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对广东韶关南雄市偏远乡村的贫困学子而言,“上网课”这种新型教育方式却如同“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黄莉利用村委会打造“网课辅导班”,为中寺村的贫困学子提供线下辅导,成为村级工作一大亮点。黄莉也因此被广东省总工会评为“广东十大职工好网民”。

父母不在身边 孩子“云开课”成难题

黄莉不仅是南亩镇的纪委副书记,还是中寺村的驻村工作组组长。日常除了开展镇纪委监督执纪工作,还常常到中寺村协助村里开展工作。

今年3月2日起,广东全省中小学校正式开展线上教学。就在这前一天,中寺村党支部书记黄惠宝与黄莉跟往常一样下村入户走访,了解村民们的近况。期间得知,村里的叶思菁等4名留守儿童,无法正常进行线上开课。

没法上网课,孩子们不仅会落下学习,对比其他同学也会有心理落差。眼看四个小娃娃为这事着急,黄莉心里也很难受。

“要不整合我们村委会的资源,为这些孩子‘开小灶’?”黄惠宝当下就提议,黄莉眼前一亮,觉得此举可行,回到村委会后黄莉便开始计划如何对这几个小娃娃提供线下辅导教学。

给孩子们开课堂,得有场所以及有教师,怎么解决?她很快就想到,可以把村里的“农家书屋”利用起来,然后自己联合其他工作人一起担当起“老师”一责。这个提议很快就得到了村委会的同志和驻村队员的响应。

变身班主任 给孩子们开辟“特殊课堂”

一定要保障线上教育100%全覆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将手提电脑搬进农家书屋,给孩子们开辟‘特殊课堂’!”黄莉告诉记者,“农家书屋”在平常是对村民开放的学习娱乐场所,孩子们在这上课,村民也很支持。

在驻村团队和村委会干部的支持下,黄莉担起了特殊时期的“网课辅导班”的班主任,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四个孩子来自不同年级,学习内容也不同,怎么办?于是黄莉和驻村队员商量,按照计划分时间段给他们辅导,每天早上从9点持续到中午12点,每人辅导一个小时。

那些日子,去村委会学习,成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叶思菁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农家书屋距离她家有10分钟的路程,她每天总是早早起床,最早到达。“思菁,昨天老师是不是教了声母韵母,可以背下声母韵母给老师听一下吗?”朗朗书声,声声悦耳。这个小小的农家书屋显得格外温暖。

为了掌握这四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做好每天的辅导工作,黄莉特意记下当天网课的课表和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

每次辅导课结束后,她都会在课堂上把当天的作业布置下去。次日,再让孩子们把前一天听完网课后还不会的作业带来,她和驻村队员负责一一给他们讲解。“特殊课堂”上,黄莉还组织4个孩子制作爱国主题的手抄报等手工活动。

大学毕业回乡 为村民幸福生活出力

2017年,黄莉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基层天地广阔,青年们正好利用所学施展拳脚。

黄莉这一举动被村民们广泛点赞,她却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看到这些孩子们能够高高兴兴地学习,我们就放心了。我们希望这段经历能成为他们的美好回忆。”“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孩子们说‘谢谢姐姐’,我听了很开心。

还有一次,刚上完一堂非常有趣的课,一个小姑娘偷偷塞给我一张纸条,说让我回家再打开看,原来纸条上她写下了这世界上最朴素但又最温暖的两个字‘谢谢’。我们不是图孩子们报恩,而是觉得这个举动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我觉得我们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黄莉说。

对于扎根基层,为人民群众谋福利,黄莉内心很坚定。她告诉记者,当选为“广东十大职工好网民”,仅仅是进步的起点,这将是她今后工作的鞭策和动力。“人们常说: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根植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而一名职工,只有勇于接受挑战,敢于创新,才能蓬勃而上。”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谢哲

审签 |吕航

实习生 |李思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