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马拉松人生起步用尽全力有无必要?

为啥一提到孩子教育我们这么焦虑?上篇文章我们讨论了当下私立学校能不能解决中国当下教育的困境。分析一番,发下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不管公立还是私立都是以淘汰的方式解决教育的问题。以简单化的逻辑去解决极度复杂的问题,在如今社会显现的弊病只会被无限放大。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源和答案?我们需要从教育的趋势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教育产业化文凭贬值,孩子们只好躲进不断学习漩涡中回避就业压力。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我们80后都是教育扩张的试验品。2002年,中国高校招生人数为321万人,到2019年扩招至820万人,录取率也从2002年的60.91%上升到2019年的81.13%,中国高等教育呈现普及之势。

在此期间,这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的含金量迅速下降,从“天之骄子”变成“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本科文凭明显贬值。

对毕业生而言,每年“史上最难就业季”更是避无可避,许多毕业生选择将考研作为入职前的缓冲期,教育被异化为就业的减压器、缓冲阀,就业压力被转化为升学压力。

2020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比2019年增加51万人,较2017年翻了一番,再创历史新高。

读研要花费3年的时间,这无疑是目前“慢就业”心态下的一座避风港。然而,不管是本科毕业生还是硕博毕业生,最终都要面临就业问题。由此,虽然教育演化成为就业的缓兵之计,却抵消不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未来场景应该是这样,一批衣食无忧的精英去大学学习博雅的知识,而更多的人更早的进入社会这所大学,边工作边学习。

第二,教育职业化反而变成去职业化,职业教育何去何从。

当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高学历低就业”的过度教育现象渐显。2013年,日本就因学历普遍过高,超三成上班族认为被“大材小用”。

于是,一边是高校毕业生规模快速庞大,但对等学历的岗位需求相对较少,因“高不成”而导致就业难;一边是人们被学历思维裹挟,随着学历晋升,对工作的预期也在不断上行,因“低不就”而导致用工荒。就业与用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反映在教育上是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的错位。

为应对这一难题,我国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2002年,我国拉开对职业教育大规模投入的序幕。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拥有中等职业学校1.01万所,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423所,初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就在成都,高中升学考试录取率只有不到60%,据说其他省份地区高中升学率更是低到令人发指,其余学生分流到职业学校。虽然我们看到国家的决心,但企业却缺乏参与,孩子们又因对职业教育的误解而不愿被分流,各类高职院校沉迷“升本”而想“去职业化”,多而不精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痛点。

纵观发达国家,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值得借鉴。德国采取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结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学也作为大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培养了大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师资。

未来场景应该是这样的,阿里爷爷发出职位需求,同时将技能包丢给学校,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学习技能包应聘该职位。

第三,终身化教育,需要我们活到老,学到老。

虽然职业化教育是解决就业难的一种有效方案,但不管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都还没有摆脱功利化的束缚。

未来,终身教育的流行化将打破僵局,回归教育的本来意义。

在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当下,接受教育的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对象也不仅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覆盖全年龄段,教育正经历从学校教育时代走向终身学习时代的第二次革命。

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也给终身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以慕课为例,截至2019年8月底,中国慕课上线数量增加到1.5万门,学习人数上涨至2.7亿人次。慕课等平台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深受年轻人追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老年人也不甘示弱,比如在合肥,有老人为了进入老年大学,凌晨4点在校门口排队等待,这也印证了那句谚语:“活到老,学到老”。

未来场景应该是这样,人类寿命达到150-200岁,现在60岁的老人,在那时还在青壮年阶段,终生学习是必然结果。知识更新太快,需要我们停下来,学习充电,然后继续工作。这样周而复始。

第四,教育需要体验化,我们无法将一个极度复杂的东西机械化的变成K12教育。

工业时代,归纳演绎知识吻合工业思维下的迭代逻辑,拥有知识便拥有话语权。而在信息时代,在技术变革中,突变成为常态,拥有知识已经不能洞见真理,此时智慧拿下接力棒,社会从知识时代转向智慧时代。

对个人而言,智慧不是来自外部输入,而是源于自我的修炼,教育不再是老师的事情,而是由自己做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也不再集中发生在象牙塔中,正如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智慧时代的教育将融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践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变成多元化体验。人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教育自己、发展自己。

教育的功利性被化解,投入与产出的评判标准被打破,教育不再需要物质化产出,因为已获得应有的幸福和感觉。教育体验化让教育回归其本身,教育模式将随之发生改变,教育理念也将面临调整。

未来的场景应该是这样,老师变成教练,孩子们在热闹的如同交易市场的学校中,自主选择全球最优质的教育课程,兴趣组合,讨论,让自己化茧陈蝶。这里没有年龄之分,也许你和你的父亲在学同一门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今,新冠疫情让依托于产业互联网的线上教育成为线下教育的有效补充,针对线下教育的不足,有的放矢,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便捷程度与质量,敲响了未来教育转型的冲锋号,也为“空中课堂”未来的常态化提供了可能。

国家将用AI、5G、大数据等技术赋能,把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并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把静态的课程变成动态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学习。

人力逐渐被AI替代,体验经济崛起,以职业“鄙视链”衡量教育收益的法则失效。新技术对生产力的革新摧枯拉朽,不仅是工厂生产无人化、智能化,过去“金字塔尖”的金融、法律精英也极有可能在不远的未来被AI取代。反之,体验经济所引领的注人性化、情感表达的职业将大放异彩。

既然如此,就需要转换思维、调整赛道,顺应时代发展。教育不仅在于成绩、学历等可量化的标准,更在于学习体验的过程,而教育的本质也将在其中凸显。

终点很远,当教育回归本质,即不以“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为目的,人生的意义也将挣脱世俗标准的枷锁,向体验感受的过程收敛,回归人性的本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