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真能出贵子?有些孩子的《出路》,都被父母堵死了

2009年的马百娟,还是甘肃会宁县山沟沟里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她才11岁,正在用功地读书,梦想着有一天去北京上大学,每月能挣一千块,买面买油,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但在2014年,16岁的马百娟不声不响地嫁人了,她早已经辍学,对于大城市的憧憬与追求,褪色成天边遥不可及的梦。

时光变迁,又一个五年过去了,马百娟过得好吗,她的出路在哪里?

1、山沟姑娘和北京少女的鸿沟

郑琼导演拍《出路》这部纪录片的缘起,是和一个北京少女的谈话。她叫袁晗寒,家住在皇城根下的大四合院,父母收入高且极度宠爱她,上学与就业,对她来说,都只是“好玩”不“好玩”、“无聊”不“无聊”的问题。

袁晗寒17岁从美院附中辍学了,是妈妈主动为她办理的,因为她在学校过得不开心。从小到大,袁晗寒读的都是北京最好的学校,但她显然并不珍惜,因为摆在她面前有很多出路。

袁晗寒可以随时出国留学,随时自主创业。这是野鹊沟小学的马百娟,做梦都梦不到的事情。

马百娟10岁才走进教室,读小学一年级。这个读书的机会,是校长几次三番上门做工作她才得到的。

马百娟家很穷,但在落后的当地,她穷得也不算扎眼。纪录片中有一个场景,村民们穿过大片陡坡去务农,风沙扑面,踽踽前行,所有人都像蝼蚁一样地讨生活,这是他们无力挣扎的命运。

马百娟领到崭新的课本时,心里充满了欢喜。她把自己的梦想写进作文里,天真地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不一样的明天。每天早晨,她烧好开水,把冰冷坚硬的馍馍泡一泡,呼哧呼哧吃下,就开始赶路去上学。马百娟读书的学校,算上校长、老师和学生,统共只有7个人。

山沟女孩马百娟在费劲地学习时,北京少女袁晗寒离开师资一流的校园,她终日无所事事,找妈妈要了2万块去开酒吧,不到一个月就关门大吉,又去一个店当了段时间的销售,但很快,她又厌倦了这份她眼里“有意义”的工作,于是拍拍屁股去了德国留学。

两个女孩从未见过对方,但她们之间的距离,比现实中还要遥远。或者可以说,她们根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2、农民工子弟怎样逆流而上

比起永远衣食无忧的袁晗寒,徐佳可能让马百娟更为亲近,他是《出路》中另一个主人公,和马百娟一样来自社会底层,徐佳的父母,和马百娟两个在外打工的哥哥一个身份,他是农民工的儿子。

不同的是,马百娟的两个哥哥,对她读书的事情是不屑一顾的,他们总是泼她的冷水,大哥哥说她“脑筋不行,学不进去”,小哥哥说她不是那块料,“就知道花钱”。后来,他们干脆替她办理了退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徐佳的父母,却无比坚定的认为:读书才是孩子最好的出路。

马百娟读二年级那年,已经是徐佳第三次冲击高考。爸爸已经去世,临死前还交待徐佳好好读书:“爬都要爬上大学”。尽管前两次高考徐佳都没考出理想的成绩,但徐佳的妈妈,还是从牙缝里省出钱,去租了间小平房陪儿子继续战:“再赌一次!”

背负着父母的期望,徐佳一刻不敢放松,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用废寝忘食来形容绝不为过。高考这根独木桥,行走着千军万马,他没有退路,只能向前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幸,徐佳这一次总算考上湖北工业大学,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苦尽甘来。

当20岁的袁晗寒在德国最好的艺术学院里漫无目标地游荡时,徐佳正在焦头烂额地撰写毕业论文。他们俩都在满世界转悠,但袁晗寒是在悠哉悠哉地游历欧洲看风景,而徐佳则裹着一身臭汗挤地铁跑招聘会,没有工作,他就没有出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袁晗寒去上海的美术馆实习,她不计算工资,别人问她将来有什么打算,她满不在乎地说,“看看大家都怎么玩儿的”,反正不管做什么,不致于饿死,她不相信现在的社会环境还会有人被饿死。

白天不懂夜的黑,马百娟家每天吃的面糊糊就咸菜,袁晗寒没有品尝过,马百娟和徐佳经历的苦楚,袁晗寒也是不可能体会的。

徐佳找到了工作,十分勤勉,他的月薪从3000涨到5000元,他还是个打工人,但比起父母曾从事的工种,显然他有了质的飞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他的弦依然是紧绷的,他结了婚,要奉养母亲、要承担小家庭的责任。他的每一阶段都有固定目标,容不得喘息和停歇。

3、敢问路在何方?

阶层壁垒,这是一个严肃与棘手的问题。每个阶层的人都在寻找出路,但想打破壁垒,实现阶层跨越,真的非常困难。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兜兜转转半生,还是活成了父母的样子,在一个固定的圈层里浮沉。

徐佳拿几千月薪奔波劳碌时,袁晗寒已经自主创业,她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艺术投资公司”,当上了CEO。而马百娟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表哥,成了一名16岁的小小新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不是没有努力过,家人不让她读书,她就想去打工,自食其力。她看着酒店前台漂亮的女孩子,眼神里充满了羡慕,但得到的回复是前台需要会电脑,她做不了她说愿意干杂活,洗碗扫地都可以,但还是被酒店拒绝了。马百娟灰心地离开,背影十分落寞。

长大后的马百娟个子矮小,体形偏胖。平凡的相貌和粗浅的文化局限了她,她根本找不到一份可心的工作。她只能乖顺地走进父兄为她安排的命运里,草草嫁人了。

马百娟在《出路》里留下的最后一个身影,是和村里怀孕的嫂子们在墙根下闲聊,她看着她们挺得高高的孕肚,毫无疑问,她很快会成为当中的一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么马百娟的孩子会怎样呢,是无奈地重复她的命运,还是像徐佳一样艰难逆袭?

资料显示,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已经突破了一千万,只有6%左右的考生能考取一本,211录取率只有2.41%,985录取率的仅有0.79%。

独木桥下,波涛汹涌。彼岸茫茫,敢问路在何方?

对《出路》这部纪录片,有一个评论十分扎心:“条条大路通罗马,袁晗寒生在罗马,徐佳在寻找罗马,而马百娟根本不知罗马在何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现实中的我们,有几人是无奈屈服的马百娟,有几人是拼命挣扎的徐佳,又有几人是困惑茫然的袁晗寒?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一直坚持走,就会拥有明天的希望。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