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小学生考“多少分”才达标?老师:别被成绩单欺骗了

“文/豆宝奶奶育儿经,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转眼间又到了年底,这也意味着,孩子们马上要迎来这一学期的年终大考——期末考试,但比孩子更紧张的是家长。

教育焦虑的蔓延,让不少家长的心情会随着考试变化,自家孩子这次能考多少分?在班级中能排第几名?是所有家长都关注的问题。

临近期末考试,宝妈整天愁眉不展:花了那多钱,也不知道会考成啥样?

同事李姐这段时间总是愁眉不展,有时甚至还会无故发呆,大家都担忧地问: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儿了?

李姐苦笑着回答:唉,我在想孩子学习的事,三门主课就没有一门是A,这个月光一对一的辅导班就花了我4800,也不知道这回考试又考成啥“熊样”。

李姐的忧虑,也是大多数父母们担心的问题。

网友A:我家儿子从小就学习不好,小学成绩一直徘徊在及格线左右,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网友B:都说小学成绩不好就是基础没打好,很难考上好的中学和大学,孩子的一辈子可能都碌碌无为,愁死个人了。

当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哪怕孩子只是就读于小学阶段,也要做到时刻不能放松警惕。而我们身处的大环境,包括老师、亲戚、朋友,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只有一个——考试的成绩。

小学生考“多少分”,成绩才算达标?老师:别被成绩单欺骗了

那作为一名小学生,每次的成绩要考多少分才算合格呢?其实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有的孩子接受能力非常强,在众多的考试中,每次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也不乏一些接受能力较弱的孩子,尽力而为也只能考80分,这都是正常的

有很多家长说总得有个标准吧,平均科目成绩在90分左右,就算是优秀的孩子了吧?

但从教几十年的老师,却告诫家长:从长远角度来看,家长没有必要时时刻刻盯着孩子的分数,更无需每天都紧张孩子究竟能考第几名,不要被成绩单的家乡欺骗了,而忘了最该关注的重点。

小学阶段是很重要,但重点却不在成绩单上,着重培养孩子这三种能力

一、独立学习的能力

美籍德裔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经发表过“人格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处于5至12岁的儿童,人格发展面临着“勤奋与自卑”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能够成功得到解除,就会形成能力感,反之危机感不能够很好解决,则就会形成无力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一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小学阶段,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不能只是单纯地宠爱孩子,满足孩子的要求了,孩子需要开始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巧,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独立个体所需要的专业技巧,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让孩子掌握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更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某次考试的失利,一道怎么也解不开的题等等,对于孩子来说,可能都是不小的困难。

小学阶段,孩子们年龄还小,许多事情还会愿意跟家长说,家长也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但不少孩子上了初中或高中,便离开了父母。选择住校的孩子,一周只能和父母见一次面,在生活和学习中,孩子遇到困难终究需要自己去解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不要片面地认为孩子长大了,这些东西就都会了,这需要大人的培养。同样的事情,有些人能处理得很好,有些人却把搞得一团糟,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同。

真正的爱孩子,就要培养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家长不要立马帮助孩子直接解决问题,而是教给孩子正确的处理方法。即使孩子面对未知的人生,不会害怕和迷茫,也不会无助得不知该如何面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抗挫折能力

现在的小朋友,越来越玻璃心。近年来新闻报的学生自杀事件越来越多,以成人的眼光来看,一次考试的失利,一次父母的责骂,实在不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事。

可是为什么父母眼中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孩子们采取了最为极端的解决方式呢?这跟孩子的抗挫能力不够强,有相当大的关系

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用爱把孩子重重包围起来,但过于沉重的爱却如密不透风的房间,让孩子在外出时经历风雨时,便不知如何是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只有让孩子经历各种情境,才能够从容面对今后的生活。失败是一种人生经历,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失败,正确认识失败,知道该如何应对失败,从中吸取教训,他们才不会被小小的挫折打倒,才能更好地成长。

说到底,孩子的人生跟家长的教育脱不开关系,特别是小学阶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他受益一生,千万不要小看小学生活,它对于孩子来说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分水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就是在生活中的琐事中完成,处理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帮助孩子在小学六年把各方面的基础都打扎实,好的基础会伴随孩子从中学到大学,直到走向社会,受益无穷。

留言板话:您认为小学六年重要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