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以“熔炉工程”锻造时代新人

近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南京大学“eDNA精准生物监测与生态健康诊断”团队获得主赛道金奖。团队负责人、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江华的事迹登上《新闻联播》头条报道“长江经济带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这是南京大学自2019年起启动“熔炉工程”建设的一个生动注脚。

时间回到2020年9月,3000余名朝气蓬勃的2020级本科新生报到时,与往年不同的是,在迎新点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各个院系和学科大类,而是安邦、毓琇、开甲、秉文、行知、有训六大书院。这是这所百年名校,首次成立面向全日制本科一年级学生的教育及管理机构——新生学院,书院由学科相近的学生组成。新生跨进校门,首先进入书院浸润,每名学生都配备新生导师,通过专业导学体系、丰富多彩的讲座与面对面交流,帮助同学们了解学科特点,充分认识自我规划,未来生涯,造就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2020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党委书记胡金波向新生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建授牌,并与校长吕建一起为书院院长颁发聘书。中国科学院院士邢定钰、祝世宁、沈树忠,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赵曙明、周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宣东等学术大师成为六大书院“大家长”。

正如党委书记胡金波所说,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着力完善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在“大教育”“大思政”的工作框架中,校园里每个人都是“熔炉工程”当然不让、当之无愧的建设者和推进者,努力担负起自身应有的责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生态、更强的服务支撑,使学校真正成为化育为人的广阔天地。

南京大学积极探索建立“大教育”“大思政”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育人模式,成立了立德树人工作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以大类招生培养联动改革为契机,全面融合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

充分调动教师力量是“熔炉工程”的关键,让每一位教师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陪伴人、知心人,发展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建设师生成长创新共同体。

谈心谈话是计算机系辅导员周晔的一项重要工作,记载着师生独特情谊的谈话记录已经累计近30万字。就业和学业的双重压力让学生小戴一度陷入迷茫,周晔从课业、论文、简历投递、社会实践等环节一一抓起,帮助他逐渐明确了目标,顺利签约心仪的网络公司工程师岗位。临近毕业,小戴首次站上演讲台,参加就业之星大赛,最终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同时,为了更好发挥专任教师的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的作用,学校与各院系创新举措,激励专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与规划、学科专业基本认识等方面对学生予以引导和帮助,搭建多样化师生互动平台。

文学院“师友会”活动探求具有“从游”意味的培养方式,尝试在师生的轻松交流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教”与“学”双向指导、总结和反思,激发大学教育生生不息的活力。老师们各有妙招:带领学生探寻南京文脉踪迹,欣赏昆曲等传统艺术表演,与学界大师面对面交流……每次活动之后,2019级本科生高雅儿都会记录心得感受:“从书本走向现实,用心寻觅、体验诗意的生活,用学术志趣、生活意趣充实自己的精神和实践。”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李向东主持的《宇宙简史》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德塑造三位一体。”李向东以天文学家作为价值引领的重要支点,培育学生对于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被李向东从容的生活态度和对知识的崇高信仰所打动。环境学院李莱辉在大四学年选修了这门课程:“无论身处何位、从事何种职业,都要脚踏实地面对生活,比星空更宽广的唯有人类的胸怀。”

2020年秋季学期,南京大学正式启动“科学之光”项目,6位院士、25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等高水平教师参与授课,引领大一新生感受科学价值,发掘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些致力于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用科学的方法鼓励引导,用宽广的胸怀包容接纳,用仁爱的心灵关心呵护,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此外,“熔炉工程”还推出熔炼计划,打造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格局,聚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培育健全人格。面向全体本科生的体育课程体系启动“三段式”改革,成立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心,与南京市体育舞蹈协会合作打造国标舞品牌课程,已成为学校特色体育名片。美育育人体系熔铸“大美南大”美育文化,形塑“各美其美”审美格局。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宪主讲美育工程第一课,带领同学们共同探索“美育的内涵和结构是什么?美如何成为自身文化气质的一部分?”劳育体系则注重着力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熔炉工程”还开展“红”(信仰坚定)、“橙”(学业发展)、“黄”(体质增强)、“绿”(心理健康)、“青”(生涯发展)、“蓝”(国际视野拓展)、“紫”(领导力提升)七大主题出彩计划,对学生成长成才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提升。

在一间全员保研的“学神”宿舍,“四朵金花”在不同领域绽放着多样精彩: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院学生会文化部部长、仙语手语社副社长、反哺学社活动部部长……通专结合、打开视野、提升能力,是保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直博的2017级本科生任健坤对南大课程体系最大的感受,“作为理工科学生,我会时常去听一些人文社科的课程,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南大多元知识的熏陶培养,让我的视野和思维都变得更开阔了。”

在描绘创新之蓝外,南京大学更将树立信仰坚定之“红”作为立德树人工程的底色。从强化思想引领、完善体制机制、创新育人载体、加强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入手,将思想价值引领渗透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个环节。南京大学“栋梁奖学金”是学生校内最高荣誉奖学金,评选围绕德的教育,突出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本领的优秀大学生。

一幅幅求真创新、乐于奉献的南大学子肖像,生动诠释了“熔炉工程”所熔炼的新时代南大人“纯真、爱人、尚美、正派、创新、健康、独立”的内涵。通过对体制机制的创新熔合、对各项育人环节要素的充分整合调动,南大以“熔炉工程”书写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新篇章,培养将个人发展融入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新时代南大人。

作者:齐琦 高雅 付思涵

图片:佘治骏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

标签: 南京大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