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联动!西河成立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对发挥劳动实践综合育人功能、深入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出了专门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全面贯彻《意见》要求和我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精神,12月18日,西河街道举行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成立暨校地合作推进会。区教育局副局长张英武、成都市教科院劳动教育研究员肖慧、西河街道相关领导及负责同志、西河街道各中小学校负责人、相关村(社区)及部门人员、德冠教育·锦绣田园研学实践基地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成都市教科院劳动教育研究员肖慧解读了劳动教育纲要,德冠教育·锦绣田园研学实践基地负责人介绍了基地基本情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随后,活动为德冠教育·锦绣田园研学实践基地及西河街道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授牌,并为第一批实践导师颁发了聘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同时,西河街道机关工会、西河街道各中小学校与德冠教育·锦绣田园研学实践基地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西河客家人历来有“耕读传家”的好家风,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传承,追求的是修身立德、知行合一。

此次,西河街道结合本地农耕文化,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学校参与”的方式,推动成立西河街道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旨在多渠道促进资源整合和供需对接,多措并举推动实践教育特色发展,为西河街道辖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践、为西河街道近万名莘莘学子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全力打造我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西河实践”。

德冠教育·锦绣田园研学实践基地副总经理卢丹介绍,基地位于西河街道卫星村,占地面积500亩,西河辖区内学校到基地交通便利,最远也不过10公里,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非常便利。基地可提供种植采摘体验、农闲游戏体验、试验田农耕体验课等九种类型的课程。基地还探索出“1222”服务模式,不断提升课程质量,推进劳动教育的探索。“教育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劳动教育探索实践我们一直在路上!为学校发展服务我们敢于担当!”卢丹表示。

按照协议,下一步,锦绣田园将向联盟单位提供实验田(地)作为专属劳动教育基地,并负责提供种植方案及实验田(地)日常管理维护;联盟单位则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到锦绣田园参加劳动实践,让学生体验农业生产劳动过程,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通过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落实生产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达到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强健体、以劳育美的目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龙井小学校长李庭发

由于对教育的认知和一些条件的限制,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今天能够加入西河街道成立的这个联盟中,作为成员单位,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相信,在政府和锦绣田园基地的支持下,各位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劳动教育能够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成都市教科院附属龙泉学校校长唐海鹰

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以后,大家能够一起“抱团发展”,让我们的劳动教育形成系列、形成体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天平小学校长张盛林

我们希望能够借助这个联盟,更好地挖掘劳动教育的各种元素,特别是课程的设置、开发,落实劳动中的教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区教育局副局长张英武同志在讲话中对西河街道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的运行提出殷切希望:一是充分用好锦绣田园的资源,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二是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资源,结合未来社会形态,开展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三是立足学校,协同家庭与社会,形成劳动教育共同体。四是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建立劳动评价,真正形成劳动光荣、劳动美丽、劳动崇高的价值判断。

西河街道将积极协调和引导辖区企业、工厂及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拓展更多的实践场所,打造更多的综合实践基地、研学旅行营地、创新创业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和素质拓展培训基地等校外教育的综合体,更好地满足辖区学校乃至全区中小学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