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大大三学生跳楼:没有外部特意的诱导和压迫

昨天看到四川有个小学生跳楼,遗书上说“我活得太累了”!刚刚又看到一个让人痛心的新闻:15日,北京交通大学一个大三的学生自杀身亡,还留下了遗书。遗书内容称“失去人生目标,这二十年来我坚信做题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我因此放弃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题成为我唯一而且是最为突出的优势,并且相信这是唯一的正途”。随后,找了一些资料,发现该学生坠亡现场摆满鲜花,让人感觉心疼和揪心。真的为他哀悼,很心酸,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以为又是一起教育内卷的悲剧。但认真看过这位同学的遗书之后,我发现事情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我第一次在青年学生的自杀遗书里看到如此多的带有政治色彩的网络热词。我不知道这位同学是在生活遭遇挫折之前就有意识地在思考这些问题,还是在生活遭遇挫折之后才发现了他们。我倾向于是后者。因为像竟然听信了某些自由派的鬼话这样的表述,明显是对自己遭遇挫折的事后解释。

而像二十年来,我坚信做题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这样的表述,也显然是这一两年来做题家这样的概念出现之后才有可能产生的自我认知。换句话说,在遭遇挫折之后,这位同学其实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痛苦,他在网上寻找解释,而遗书中各种名词的混杂,就是他告别世界之前的答案。

看其遗书,其跳楼应该是他自主的选择,是因为他的人生价值观崩塌,觉得人生已经无意义,故而轻生,并没有什么外部特意的诱导和压迫。

我知道,很多人会在这个题目下批判教育内卷,批判做题家思路害人。但认真看,在这位同学的遗书里,他并不把做题视为一个负面的东西。在他的叙述中,放弃做题,恰恰是被腐蚀的开始。他用了自由派鬼话、戈尔巴乔夫改革等用词来形容那种让他放弃成为做题家的思想,而用苏联解体来形容自己放弃成为做题家之后的结果。在最后,他还希望同志们能够继续他未竟的事业,打倒那些他痛恨的人。

所以看完遗书之后,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旁观者很容易就觉得,这是一个内卷的悲剧,是高校中疯狂的绩点竞争,让一位青年学生根本没有机会选择做题之外的另一种人生。因此,我们必须停止内卷,避免让学生在无限的做题生活中日渐焦虑。但似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青年学生自己的看法并不是这样。他后悔的是自己没能在做题的道路上坚持自我,而不是做题本身。做题甚至被他认为是实现自我理想的唯一路径。放弃参与到这场内卷化的竞争,才是他的人生败笔。

很多回答都说,某JTU的心理辅导不到位。其实这个你可以问问一流高校THU的同学们,他们的心理辅导中心是怎么帮你解决问题的。这就好像一个人70岁得了癌症,你却怪他大学的食堂不卫生,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而且,我本人也曾看过心理辅导中心,老师还是很负责的,就是预约很费时间。

那问题出在哪?出在价值观上。”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很火,其实很多人都是小镇做题家,除了做题,一无是处。我的高中老师就一直给我说,去了大学,你就轻松了。这导致我一直以为大学是个很美好的地方,可我万万没想到,大学是比我高中还累的地方,因为高中的人教教材起码是能看好几遍的,大学的教材,我到现在都没有一本完完全全看完的,比新华字典都厚。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一个人能力的和谐健康成长,而鸡娃教育既不和谐也不健康更不利于孩子的能力成长。 鸡娃教育,一切不过是为了出人头地。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不给一个快乐童年和青少年的结果,往往是毁了一生。多少人都把一生活成了“为童年疗伤”的悲剧,而这大都是拜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父母所赐。

虽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确是不负责的行为,确是看起来懦弱且莽撞,但是我能理解他,因为我和他同样的年纪,

我也曾经陷入过迷茫,我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把jy楼下的店铺盘下来(就是大鸡排旁边的那家,可能现在拆了),开成自习室,卖卖奶茶,能不能赚钱的问题。我在大学的第一学期结束,心里就知道,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我曾经和家里陷入过无数次的争吵,我也曾经想过休学,退学,学校的这类政策我门清。但我是”小镇做题家“,小镇的希望,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他们一定不会让我半途而废的,而我的父母,他们毕业了从来没找过工作,在他们的眼里,这个社会就是线性的,你有了1才能有2,有了2才能有3。于是他们告诉我。本科文凭是你在这个社会的”敲门砖“,时至今日,我都没发现,我到底敲开了什么门?为什么一些普通一本,二本的人不但能和我一个办公室,甚至还是我的领导?反而是读书的这四年里,我被这个砖头砸的头破血流。

你要是不会做题,抱怨卷也就罢了,那确实卷。你本身就是个做题家,为什么要自废武功呢?你时间真的忙到,只能靠牺牲自己优势来换取全面发展了吗?你问问你自己,你是那个级别的做题家吗?你只是被错误的话术诱惑了。 完全不必听从他人的经验,急于自宫啊!只是我们听多了别人夸“读书好,很优秀”就不新鲜了是吗?不新鲜而已,又不是它本身不香!

竞争哪里都有,你会吐槽姚明跑步不快吗?你会怒喷刘翔不会扣篮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不适合的路,不要硬碰。读书确实是寒门学子翻身的希望,但是这也是最痛苦,最无聊的方法。在这个社会上,你想要比别人跑得快,无他,就是选对路。

我很幸运,早早的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尝试过很多除了学习的事情,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回想往事,我也曾经在找工作时为了金钱和地点纠结的每天晚上睡不着。我也曾经安慰无数和我一样的”做题家“,人生路漫漫,学是上不完的,看开点。不会编程就别非拉人去竞赛,收集了那么多的奖项又如何呢?睡过一门考试,你就没有保研的资格了。

保研,有用没有,有。但是,凭添压力不说,四年过得再无畅快可言。而且,保研,肯定不能跨专业。你学化学的本科,保研,想保一个电影学院的文学系。那大概率没戏。 所以,在保研率很低的情况下,值不值得为你并不喜欢的专业再继续熬、拼、下去。这需要好好考虑。 不管不顾,闷头求保,那就是大学痛苦四年,内卷四年,研究生博士生,再内卷六年。然后,进单位还得卷。真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

所以,卷也要在自己喜欢的方向卷。因为你喜欢这个方向,做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享受,卷赢了,是额外的。卷输了,不亏,毕竟你是一直在玩儿,一直在享受这个过程。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你的能力也切切实实在提高,还会比你焦虑的状态下,更快。 所以,对付内卷之道,要么,就是选一个喜欢的路去卷。输赢都是赚。好比上中学的时候,暑假里打工,结果是让你到电子游戏厅里值夜班,估计不给工资你都乐。十二点一关门,自己能一下子玩儿到早上八点交班。这样,每天玩儿着,每月还有钱拿,那简直是乐死。

不必选择死亡,只要你什么都放弃,你是可以活下去,并慢慢恢复力量的。 更何况,只要你不那么贪,放弃保研,放弃竞赛,放弃那些人上人的执念,并发展新的、健康的信仰。放弃那些消耗心理力量的大头,你是可以得到一些心理力量的,也许你都不需要真正放弃自己的学业,也许你是可以顺利毕业的。 不要以为我说的顺利毕业是一件看起来有些滑稽的事情,建立正确的认知吧。都已经考虑死亡了,在这种情况下,在活下去的基础上,并顺利毕业,这本身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