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日本的教育是出了名的严谨,而日本的科学家也屡次斩获诺贝尔奖。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都把眼光从欧美转向了日本
那么日本的教育究竟有着什么样魔力,能让这么多人认可呢?说到这,就离不开日本的国民教育
日本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国民教育,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培养,教育观念上有也许多不同,有些地方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注重礼仪
经常看日剧的朋友,对此肯定深有感触。日本人对于孩子的礼仪非常看重,其程度不亚于睡觉吃饭。这是因为日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教导,要感恩每一个帮过自己的人。
从小就开始教育,这也就导致日本整个社会都极为礼貌,大人们工作会注重资历,后辈尊重前辈。只要是新来的,无论年纪再大,也要管老员工说声前辈。即使你业绩做得再好,也是不能打破这个“规矩”的。
这是如此,你会很难看到有人横穿马路,无论马路上是否有车,大家只会关注信号灯是否是绿色。
等待公交车的时候,也不会发生插队的现象,即使大家再着急,也都会站在队伍后面认真排队。
你会发现这些细节,都是平时一点点积累下来的,久而久之对于人的改变也是巨大的,所形成的习惯也会陪伴其一生,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有事自己做,尽量不求人
日本人从小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去求别人。如果没有办法去求助别人,那么事后也要郑重的道谢对方,表示礼貌。
所以在日本的街头,你会看到很多身背书包,头戴黄色帽子的小学生。通常都是三个五个结伴而行,这些小学生上下学都是没有大人接送的,更不会有家长开车送孩子,大部分孩子都是乘坐校车出行。
而且家长从来不会背孩子的书包,无论里面有多重,家长都不会帮孩子。
在学校也是如此,吃午饭都是孩子自己去拿,每天轮流去固定地点取饭菜拿到教室里。当然这还不算完,值日的需要把饭菜轮流分给大家,吃完了还要全部送回去,而且全部要清洗干净。
从小培养孩子自立,也是日本教育的关键一点
怀有团结感恩之心
在日剧当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节,几乎每个人在吃饭的时候,事先都会说“我开动了”!而且在吃完之后,还要再补充一句“谢谢”。这些都是对食物、大自然的敬仰,对于种植提供粮食的农民的感恩。
在日本的校园公开日俗称“校园祭”,基本上全都是由学生们自主创造的,老师们是不会插手这些事情的。操场的布局,教室的安排,一切都是由大家提议规划,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举办属于自己的“校园祭”。
这其实也是自立的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互相团结配合。
尊重别人
这一点在日本体现的是尤为明显,即使校园里有身体残疾、天生缺陷的孩子,也不会有人看不起他们,更不会去嘲笑。这是因为日本是多元化的,大家愿意包容一切,很多现象也是被大家允许的,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而父母也不会去管太多。
而中国的孩子就不一样了,许多父母都喜欢拿自己去和别人对比,这也就导致很多父母不敢做自己,进而孩子也是如此。大家思想都是一样的,从众心理让孩子们千篇一律。总是喜欢让孩子听从自己的选择,不允许有自己的小想法。不过近年由于教育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尊重孩子的想法,这是一种好的现象。
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作为父母首先就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学习,只有父母做到了才能带来孩子的成长。而老师要做的,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做“人”。
虽然中日文化相似度很大,但是很多细节却有所不同,中国的教育几千年自然有优秀的地方,但是对于别人的优点,我们还是应该去学习的。如果你也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那么首先就要从家里做起,让孩子多做事,从心底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
#0-6岁育儿经#
我是育儿妈妈,一位80后宝妈,每天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育儿技巧,
还有一些过来人的经验。
也是育儿领域的优质创作者、更是专业的幼儿潜能开发师,
若你喜欢我的文章,记得转发+点赞+评论+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