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能追梦,以奋斗圆梦:揭秘技能国手的冠军之路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冠军之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张豪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裕

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志在四方。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上,广东代表团表现亮眼,共获得32金、13银、11铜和27个优胜奖,独占鳌头。在三天时间里,来自广东的冠军国手们,在三天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卓越的作品,打造高精度的零件,敲出智能的代码……充分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技能国手的生活,看看他们是如何铺就冠军之路的。

工业机械项目金牌选手

林家喜:“以师兄为榜样,继续拿世赛冠军”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工业机械项目冠军林家喜

站着领奖台上,聚光灯下,林家喜手捧金牌,向观众挥手致意。他那自信的神情仿佛在向大家宣告:“我做到了。”

千禧年出生的林家喜,今年刚满20岁,来自广东揭阳,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学生。2015年当他还在上初三时,同乡的林春泷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出征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参加制造团队挑战赛,并一举拿下世界冠军。从那时起,在林家喜的心里,默默地种下一颗技能的种子。

“那时候,师兄(林春泷)得冠后,在我们家乡引起不小的轰动。”林家喜说,家人也希望他也能像林春泷一样,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于是,2016年初中毕业后,林家喜毅然选择走技能报国之路,入学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就读工业机械专业。

入学后,林家喜以师兄为榜样,刻苦学习,报名参加技能大赛集训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考核选拔,最终拿到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入场券。

“那时候我们训练的设备很老旧,没有现在条件好,每天就是反复的训练,一天至少训练12个小时,而且所有的模块训练都是站着完成,很辛苦。”林家喜说,因为心中有一个冠军梦,所以坚持了下来。

工业机械项目共分为加工(车、铣)、电气装配与检测、气动回路设计、焊接加工、钣金加工、手工弯管、轴系对中及机械装配与调试等八个模块,选手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模块的操作任务。比赛总时长2.5天,累计工时13小时。

“比赛期间还比较顺利,比预期的难度要低一些,题目比训练时要简单一点,其中有一个模块,比赛要求的精度是不大于0.05mm,而我们平时训练要求是不大于0.04mm,看到题目后,顿时松了一口气,对自己更有信心完成任务。”林家喜说。

最终,他不负所望,一举拿下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该项目冠军。当得知比赛结果后,林家喜第一时间向父母报喜,“我做到了!我爸妈在电话那头很激动,让我继续努力。”他说,比赛期间,父母每天都围坐在电视前,关注他的比赛情况,为他加油鼓气。

这一次,林家喜离自己世赛冠军梦又近了。前几天他回到学校收拾训练场地,准备接下来的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对2022年的上海世界技能大赛,我很有信心继续拿冠军。”林家喜笑着说。

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选手

许骏:“发自内心的热爱,想取得成绩证明自己”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冠军许骏(左)

“时间到!”计时器数字归零,裁判哨声响起,围栏外响起热烈掌声,站在一旁的许骏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从容而淡定。

“我应该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名次。”比赛完许骏对记者说,他对自己在这次大赛的表现充满信心。

事实果然朝着他的预期发展,12月13日晚,许骏登上此次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的金牌领奖台,而他的梦想还远不止这些。

19岁的许骏来自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是16级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他从小酷爱组装机器人,“通过编程就可以让机器人动起来,感觉很有趣。”许骏说,于是初中毕业后,他便决定入学技师学院,一头扎进机器人专业。

入学后,他开始真正接触到机器人专业的学习。对编程软件的学习、对机器人简单运动的控制……只要有空,他都“泡”在实验室里,一“泡”就是七八个小时。正是凭着刻苦钻研,他对机器人的控制水平越来越高,被老师选中加入学校移动机器人项目集训队。

移动机器人项目两人一组合作进行,许骏负责硬件维修和手动操作。摇杆的操作对手指尖的动作配合和方向感要求颇高,为了练出肌肉记忆,他针对同一个任务反复练习。从评分标准的5分钟内完成任务开始,保证零失误的基础之上,一次又一次地加快速度缩减时间,“一套动作每天至少练习20次。”许骏说。

虽年纪轻轻,但许骏已是赛场老手。自2017年8月加入移动机器人项目集训队以来,他参加7场市级以上的比赛,并多次获奖,去年在2019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佛山未来技能国际挑战赛移动机器人赛项上,他以明显的分数优势拿下特等奖。

2020年广东省选拔赛结束后,许骏和另外5位出线的战友兼对手就进入长达四个多月的高强度特训。“每天从上午八九点开始,一直到晚上是十一点才结束,偶尔加班到凌晨三四点钟。”当记者问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笑着说,“正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想取得成绩证明自己。”

许骏做到了。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上,他和搭档李晓杰顺利完成所有模块的任务,总得分96.47分。“比赛赛题比我们平时训练要简单一些,其实前三名队都完成任务,只不过我们组装的机器人完成任务时间更短,只需要3分多钟。”许骏说。

而这还远不是他的目标,在拿下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的金牌后,第二天许骏就又投入到集训中,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梦而努力。

物联网技术项目金牌选手(国赛精选项目)

刘思雨:“想成为真正的强者,还有学不完的东西”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物联网项目冠军刘思雨

刘思雨,今年18岁,2002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如今就读于广东省技师学院17级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作为物联网技术项目里年纪最小的选手,他“出人意料”地拿到冠军。

“没想到自己能拿冠军。”说起大赛夺冠刘思雨坦言,“我们从6月开始在学校进行训练,一是训练时间不算长;二是平时训练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物联网技术比赛需要使用到的设备非常多,在训练初期设备没法确定,接触到的也不一定是比赛时的设备,所以当时心里并没有把握。”

正是因为“没把握”,刘思雨并不放过任何一个训练的机会。“比赛前一个礼拜,每天都练习到一两点。哪怕大赛前夕,住进酒店,还带了电脑在练习编程。”刘思雨说。甚至在比赛期间,他也是如此。在比赛第一天下午,赛事暂告一段落。刘思雨却没有丝毫放松,而是不断复盘当天的操作,希望在第二天的比赛中做到更好。

哪怕夺冠后,他对自己表现仍不“满意”:“比赛时间很有限,如果更充裕一点,可以完成得更完美。”事实上,对技术精益求精,不仅源于刘思雨的自我追求,也是因为行业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提出更高、更精细化的要求。

刘思雨告诉记者,物联网技术项目是国赛精选项目之一,主要考察物联网安装调试员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包括物联网选型规划设计能力、物联网软硬件安装调试能力、物联网网络系统搭建能力、物联网云平台配置管理能力、以及物联网云平台应用开发能力。

要求选手根据用户需求,利用专业工具和仪器设备,设计、安装、搭建、调试、配置以及应用开发一套满足需求、可运行的物联网系统,通过真实的工作任务实施考察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

“我还有一个学期就要毕业了,非常珍惜在校专心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得了冠军也不能放松,想要成为真正的强者,还有学不完的东西。”刘思雨告诉记者,现在自己还期待着接下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和提高。

时装技术项目金牌选手

肖琪:“差0.1毫米都不行,要格外留意细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冠军肖琪

时装技术项目冠军肖琪来自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她直言夺冠和留下手印是“双重惊喜”,“(拿冠军)十分惊喜,我们老师一直没有说,我是站在台上主持人宣布的时候才知道的。”

肖琪今年21岁,是江西赣州人,因为父母在广州做服装生意,她从小在广州长大。多年在服装厂的耳闻目染,肖琪早早就决定要学一门手艺。在中考那年,成绩并不差的肖琪她铁了心思,就想读服装。在几经比较后,最终选择技师学院。

走进学校后,当看到师哥李浩栋,师姐温彩云站在世界的舞台比拼技术时,肖琪才发现原来学习服装技术不仅仅是做一件衣裳这么简单。“我的师兄师姐,都参加过世界技能大赛。”肖琪回忆起刚入学的情景。“在新生交流会上,那个时候我就觉得,也许我也有机会能够参加比赛。

在第45届世赛选拔赛中,肖琪终于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在学校内部的选拔中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广东省选拔赛,并取得全省第4的成绩。虽然成绩不错,但这意味着肖琪并不能继续参加全国选拔赛。但是她却获得一次难得的机会——在第45届世赛备战期间,肖琪作为世赛冠军温彩云的陪练。

在与温彩云一起进行训练的日子里,肖琪常常请教温彩云,并与她进行交流。在陪练的日子里,肖琪成长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从温彩云处学会处事不惊的心理素质。

本次大赛时装技术项目耗时12个小时,选手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件衣服的设计到成衣,不仅考验技术,更考验耐心。“我们的评分规则非常细,有时候差0.1毫米都不行。这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格外留意细节,做完以后一定要检查,不行就要拆了重新再来。”肖琪告诉记者。

在肖琪看来,心态有时候比技术更重要。其实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考的就是心态,要做到享受比赛就更难了,但我努力做到。”在肖琪看来,大赛不仅比的是技术,更比的是心态。

肖琪反复强调心态的重要性:在模块A中,肖琪在勾线时突然卡了一下,让作品出现了瑕疵。“因为我们勾线笔卡了,那停留那么一会儿就会多出一些小黑点。那个时候我就想那个地方肯定是会扣分的。”尽管比赛出现小状况,但是肖琪并没有慌。而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完。再静下来去想如何将扣分点变成一个设计点。

说起夺冠,肖琪直言十分“意外”:“(拿冠军)十分惊喜,我们老师一直没有说,我是闭幕式时台上主持人宣布的时候才知道的。”肖琪说,“接下来我更有拼劲了,也想沿着师姐的路,走上世界技能最高舞台。”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