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轻女儿的负担,从早忙到晚,比上班还累,中国姥姥太不容易

中国家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老人帮忙“带娃”。老人“带娃”有很多好处,不用担心请到“黑心”保姆,不用承担过大的经济压力等等。

但老人“带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育儿理念不同、容易引发婆媳矛盾等等。如今,很多姥姥为了减轻女儿的负担,加入“带娃”的生力军。

案例

刘阿姨为了帮女儿“带娃”,提前办了退休手续。作为姥姥,又有“隔代亲”的因素在内,刘阿姨照顾小外孙时非常用心。

每天早上天不亮,刘阿姨就要起床,去离女儿家较远的一个菜市场,买从乡下挑过来的新鲜蔬菜。买菜回来,她还要准备早餐、给小外孙做辅食。等她忙完,哄好小外孙,自己才能吃上早饭。

陪小外孙玩一会后,刘阿姨又要开始准备午餐。她要清理灶台、清洗锅碗厨具等,接着整理中午的饭菜,经常忙得团团转。将做好的饭菜摆上饭桌,她还要看着时间,等着女儿女婿回家吃饭。

一家人吃了午饭,小外孙跟着女儿睡午觉。刘阿姨又要清洗锅碗瓢盆,整理房间,清洗衣物。等女儿上班走后,她还要带着小外孙下楼玩一会。

玩不了多久,刘阿姨又要回家将洗衣机中清洗的衣物晾晒起来。然后一边哄外孙,一边准备晚上的饭菜。

每天从早忙到晚,刘阿姨觉得自己比上班还要累,连个休息的空闲都没有。而且,刘阿姨年纪大了,“带娃”也很费力,体力上明显吃不消了。

中国姥姥的一天很忙碌,为了帮助女儿减轻压力,心甘情愿地付出着。“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这一类老人的真实写照。

如今姥姥“带娃”的现象比较常见,其原因很现实

1、妈妈是独生子女 

现在中国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只要一个孩子。所以,养有女儿的老人,对女儿也是全心全意的爱,甘愿为女儿付出一切,更不要说帮女儿“带娃”了。

看着女儿要上班挣钱,还要“带娃”,父母自然不会忍心不管,姥姥、姥爷会自愿帮助女儿“带娃”。

2、儿媳更愿意亲妈“带娃” 

作为儿媳,自然深知与婆婆相处的不易。特别是育儿观念的不同,很容易产生分歧,从而引发婆媳矛盾,甚至还会引发家庭矛盾,导致夫妻感情出现裂痕,严重者还会使婚姻走向终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儿媳来说,更愿意选择让亲妈来帮忙“带娃”。亲妈对女儿会多一些心疼、理解和包容,甚至愿意帮助女儿承担压力。亲妈与女儿相处起来较为融洽,即使与女儿产生隔阂,也比较容易和好。

3、姥姥的爱会比较公平 

在很多婆婆的眼中,不管表面上对媳妇再好,在骨子里还是把媳妇当成外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儿子、孙子、孙女的态度,与对待儿媳的态度,会有明显的不同,难免会伤了儿媳的心。

但姥姥想要女儿生活得幸福,就会努力做到公平,甚至有时对待女婿会更好一些,女儿也不会因此而生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姥姥帮忙“带娃”,不仅年轻人会高兴,婆婆也会乐见其成。毕竟,“带娃”并不轻松,一旦育儿观念不一致,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

姥姥“带娃”,婆婆能轻松一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婆婆偶尔也可以帮忙“带娃”,给姥姥适当放一下假,还能增进孙子与奶奶之间的感情。

姥姥帮忙“带娃”,年轻人应该怎么做? 

1、年轻人要懂得感恩 

即使姥姥愿意帮忙“带娃”,年轻人也要懂得感恩,知道姥姥“带娃”的不易和辛苦。年轻人对姥姥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即使在育儿理念上产生分歧,也要多与姥姥进行沟通,友好协商,而非粗暴对待,以免伤了姥姥的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年轻人回家要分担姥姥的“带娃”压力 

姥姥“带娃”,其实并不只是“带娃”那么简单,还要包揽洗衣、做饭、做家务等,姥姥的累可想而知。

年轻人在下班回家后,不妨多做一些家务,或者带孩子出去玩耍,可以适当减轻姥姥的压力,让姥姥可以休息一下,也能够缓解一天的疲累。

不管是姥姥“带娃”,还是奶奶“带娃”,都可以帮助年轻人缓解压力,减轻负担。年轻人对待双方的老人,都要心怀感恩,少些抱怨。平时,年轻人也要注意与老人沟通的方式,避免言行失当而寒了老人的心。

标签: 带娃 老人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