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夫妇收养一美国弃婴,将他培养成科学家,为中国默默工作59年

1938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天津是当时我国受到战争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很多人都因为战争的关系背井离乡投奔别的亲戚,在这股逃难浪潮中,很多人都会不小心和家人失散。当时就有一个外国男性婴儿在这股难民潮中和自己的亲身父母失散,不过他还是比较幸运的,他被一对中国夫妇捡到并且收养,没有让其自生自灭。

虽然这名男婴眼窝深邃,肤色白皙且头发微卷,有着非常鲜明的白种人特征,但是这对有爱心的夫妇还是将这名男婴呆在身边抚养,他们还专门为这名男婴起了一个非常贴合身份的名字:李忆祖,意思就是让他思念追忆自己的祖辈。虽然李忆祖不是夫妇两人的亲生孩子,但是夫妇两对他都是全身心付出。

从懂事的时候开始李忆祖就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起初李忆祖也因为这个和父母产生了一定的间隙,但是他想了想父母多年来对他的付出,也就没有再因为此事有过烦恼。因为李忆祖的面部特征,李忆祖的父母猜测李忆祖应该是美国人或者是法国人,但是却一直没有人来认亲,曾经也有一位英国老太太提出要收养李忆祖,但是当时李忆祖和父母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便拒绝了这个提议。

1957年李忆祖考上了北京地质学院(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的王牌专业:地质测量专业。在读书的时候李忆祖就阅读了大量的地理书籍,当他看到我国大西北地区的景色之后,他就被大西北的豪迈辽阔深深地震撼了,而之后李忆祖又知道了在广阔的西北地区的地下还有很多的矿产资源没有被人们发现,李忆祖便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国家做贡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四年之后李忆祖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称号,原本他会被分配到北京担任文职工作,但是李忆祖早已经立下了前去大西北的志愿,他便多次向学校申请前往西北。1961年李忆祖被安排到了煤炭工业管理局156煤田地质队工作。尽管李忆祖知道北京安稳舒适的生活一去不复返,自己以后将面对的是狂风、烈日和沙漠,但李忆祖还是很期待西北的生活。

到了西北之后李忆祖才感受到了西北地质工作者的不容易,但是他并没有退缩,每天忍受着风吹日晒风餐露宿。而且李忆祖经常会争取外出探勘任务,他最喜欢的就是找到新的矿产之后的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感。在闲暇时间李忆祖也不会窝在宿舍中,他会开着越野车到戈壁沙漠或者小丘陵上去兜风,在1998年退休的时候李忆祖还表示西北每一处土地都有他的足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退休之后李忆祖本想回到北京享享清福,但是他早已经习惯了西北的荒野生活,不再适应繁华的都市,于是李忆祖便回到了乌鲁木齐并且担任了青少年科技学习讲师,教导当地的学生科学知识以及现代化仪器背后的原理和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李忆祖一直称自己是外裔中国人,也很反感别人叫他老外,因为他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工作成家都在中国,英文都没有中文利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