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孩子总生病,吃什么能增强免疫力

自从当了妈妈,很多人就开始惧怕冬季,包括我。每年回国都尽量选择澳洲冬天、国内夏天,就是怕孩子生病。尤其是孩子三岁前,一生病,当妈的就是身累+心累:

自己日夜照顾是身累;看孩子白天精神不振,夜里辗转反侧,是心累。更不要说孩子一生病,全家都愁云密布,每天各种出主意。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还要抵挡周围人各种不靠谱的建议,真是身心俱疲。

庆幸的是,快三岁的小酒,除了六个多月时,在国内高烧过一次,几乎没有生过病(不发烧的小病我都没啥印象了)。但是妞妞小时候啊,总是频繁地生病,一生病就高烧40度。曾经有一段时间,连续两个月,生病五场,高烧五次。

所有的长辈都非常着急,这也生病得太频繁了吧!都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深入的检查,或者补点什么提高免疫力——这好像这是频繁生病的常规操作。

那么从科学的角度,当孩子频繁生病,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的确,有的小朋友似乎总是在生病,一场感冒接一场感冒,一次腹泻接一次腹泻。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会不会生病生得太频繁了?她/他的免疫系统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实际上,孩子们常常会从6个月后开始生病(通常是感冒),因为他们出生时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免疫力开始衰减,他们需要发展壮大起自己的免疫系统了。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还能继续通过母乳获得一些额外的免疫保护。不过,能撑到一岁不生病也已经很不错了,一岁后也会开始一轮一轮地生病。

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大概每年会感冒8-10次,上小学后可能每年5、6次,上初中后逐渐接近成人的水平,大约每年感冒4次。

除了感冒,孩子们还很容易腹泻,可能同时伴随呕吐,平均也要2-3次一年。一些孩子总是在感冒时同时发烧,而一些孩子肠胃比较敏感,感冒时也会同时腹泻。

还有中耳炎,尿路感染,疝气,肺炎,流感,手足口,结膜炎等等,都是孩子容易生的病。大家算一算,大约每年8-10次感冒,2-3次腹泻,再加上这些婴幼儿常见病,孩子们能不总在生病么?

以至于有人会觉得孩子一长牙就发烧,因为孩子长牙在三岁前,而三岁前真的太容易生病发烧了,所以总是撞到一块。(长牙会发烧吗?差点又被骗了)

▲ 图片来源:pixabay

孩子们总是生病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无时无刻不暴露在“新的”病毒中——很多我们成年人已经免疫的病毒,对孩子的免疫系统来说,都是初次交手。在没有作战经验的情况下,被病毒入侵导致生病,其实真的情有可原。

无论你把家里收拾得多么干净,无论你多么注意自己和孩子的个人卫生,无论你怎么消毒,我们身边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光是感冒病毒,已知的就有200多种,它们都非常狡猾,经常伪装自己(突变),瞒过免疫系统,侵入身体。

孩子的身体会通过和各种各样的病菌交手,逐渐筑高城墙,升级装备,但是,这需要时间。

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过程,我们没有太多能够干预的,是孩子必须要面对的成长。免疫系统可能需要好多年的实战操练才能够更好地对抗各种各样的病毒。

如果孩子上幼儿园了,他们会在短期内面对更多的病菌。如果家里有一个以上的孩子,哥哥姐姐也会把他们在学校里遇到的病毒带回家,让小的的免疫系统操练操练。

如果家里人比较多,或者孩子平常接触的人多,会更容易生病,因为人们进进出出容易把病菌带到孩子身边。

冬天会更容易感冒(甚至是其他季节的三倍),并不是因为冷,主要是因为冬天的时候,人们会在室内呆更长时间,循环呼吸着彼此呼出的气体。如果室内有人吸烟,也会让孩子对病毒更敏感,更容易感冒或者患上流感。

感冒/流感后又会更容易患别的疾病,比如肺炎。但并不是不治疗感冒或者咳嗽导致了肺炎,感冒后就有一定概率患肺炎,吃不吃药,要得肺炎还肺炎。

如果孩子大于两岁了,总是打喷嚏,揉鼻子,流清鼻涕,超过一个月,却不发烧,孩子有可能是过敏。尤其是症状出现在花粉多的季节,比如春秋季,就更可能是过敏了。但是,可能引起的过敏原很多,孩子也有可能会全年都有类似的过敏症状。如果怀疑孩子是过敏,可以看医生排查一下过敏原。过敏需要尽量避免过敏原,同时也有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症状。

经常有爸爸妈妈怀疑是缺乏维生素或者某些营养,导致孩子经常生病。但感冒的原因其实不是营养不良或者缺维生素,不是天气原因,也不怪吹空调(长时间呆在封闭的室内可能更容易生病,但不应该怪空调),不是因为冷发没吹干,脚受了冻,或者在外面玩耍吹了冷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生病,尤其是感冒,几乎是不能预防的,因为空气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感冒病毒,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感冒,勤洗手可以减少传播但是也无法高效预防感冒。

生很多小病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就像不经历童年,到不了青年、中年,不经历这些大大小小的感染也无法成长成以一个免疫力正常的大人。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感染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免疫系统,越来越能够更好地防卫疾病。

很多父母还会担心如果孩子经常感冒(或者生一些小病),会不会是因为有什么严重的健康问题没有发现。实际上,有免疫问题的孩子并不会比免疫正常的孩子更容易感冒,不会有明显差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没有免疫问题的主要区别是,有免疫问题的孩子一旦生病,会很不容易康复,经常需要住院,并且他们住院时间会更长。他们也会更容易由小感染发展成严重感染,或者感染上普通人不容易患上的大病,比如一年肺炎几次,或者皮肤上经常出现脓疮(因为伤口不容易愈合,感染,变严重)。

另外,如果孩子真的有没有发现的严重的健康问题,他们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容易非常瘦小,并且在没有那些小病的时候也会看上去不健康、不精神。

补充维生素能巩固免疫力吗?答案是肯定的。合理补充维生素A,C,D和E以及锌和蛋白质也有助于巩固免疫系统

但有意思的是,缺乏一些营养会影响你的免疫力,但如果不缺,额外补充并不会让你更健康,甚至还可能有害。我们来说说几种重要的营养素和免疫力的关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每一个进程。但大多数人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摄取足够蛋白质。蛋白质来源很多,肉禽蛋奶鱼虾贝类,还有豆类豆制品等。生病的时候也不例外,如果孩子吃不下大鱼大肉,可以考虑吃蒸蛋和燕麦粥这样容易消化的食物。

维生素C

维生素C对维持免疫功能、健康骨骼结构和健康的皮肤都有重要作用。

但这个科学结论常常被过度解读为“补充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它实际的意思是,我们的免疫系统需要维生素C来维持正常运转,所以缺少了肯定不行,但并不等于额外的维生素C可以给免疫系统“打鸡血”,帮助我们更好抵抗疾病。

我们几乎所有人,包括孩子都可以通过健康均衡的饮食、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在不缺的情况下,完全没必要吃维生素C片来额外补充。

有少量研究显示,过量的维生素C反而可能抑制免疫系统,也可能使得白细胞攻击病原体的能力减弱。不过,因为证据有限,额外摄入维生素C究竟能不能左右免疫系统的功能,还未知。

至于维生素C的抗病毒传说,可能与它和感冒之间的众多研究有关。这当中最有说服力的是一篇2013年发表的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已发表的29项临床研究数据,发现对于运动量极大的人群,比如马拉松选手,以及在近北极地区进行剧烈运动的军队,每天摄入至少200毫克维生素C可能可以降低感冒的几率。但是对普通大众来说,仍然没有证据显示补充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

维生素D

在我们的印象里,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人体吸收钙元素,从而强壮骨骼;若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婴儿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并可能增加骨折的风险。

但实际上,一旦体内缺乏维生素D,影响的不仅仅是与钙相关的功能,还可能包括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生活中,我们获得维生素D的途径有三个:

通过晒太阳,皮肤合成维生素D(隔着玻璃晒没有用哦);

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海鱼、动物肝脏和蛋黄);

若有需要,还可以适量口服维生素D补充剂。

通常,适当的户外活动能帮助我们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维生素D和其他一些营养素,还有其他一些生活方式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远离疾病。

但是,冬季,晴天更少,人们也更倾向于待在室内。太阳晒得少了,人体通过接触阳光而自行合成的维生素D自然也少了。此时,假如我们没有透过食物或营养补充剂来摄入维生素D,那么就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年,维生素D与新冠感染的关系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一些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有可能增加新冠感染率、住院率、死亡率。但这些研究也有缺陷,无法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比如心脏病,所以还难以得出结论。

但不管怎么样,冬季人们呆在室内多,很容易缺乏维生素D。对于缺乏维生素D的人,补充维生素D对他们的健康是有所帮助的。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每天需要多少维生素D呢?下面这张表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给出的建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纯母乳和部分母乳喂养的婴儿,从出生后就开始每天补充10微克(即400 IU)的维生素D,一直补到断奶。如果断奶后,每天摄入的配方奶或强化了维D的全脂奶少于1升,其实依然有可能维生素D不足,因此也需要服用补充剂。

饮食中的抗炎成分

说到抗炎作用,饮食中的ω-6与ω-3脂肪酸比例也是调节机体炎症机制的因素之一

此外,科学家发现锌元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E也都具有抗炎的作用。锌元素还在皮肤生长、新陈代谢以及激素水平的调节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无论是不是能对增强免疫力有帮助,缺就补,就这么简单。

不过一定要注意,补充营养素不总是为孩子带来好处(例如过多的锌会导致胃肠不适,引起恶心呕吐),并且还有可能抑制免疫功能。我们很难从饮食中摄入过量单一营养素,但随意补充维生素可能导致摄入过量。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