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情!​多地中小学寒假紧急提前,老师和家长需要的最强应对攻略来了

据人民日报消息,12月2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1例(上海6例,四川2例,辽宁1例,河南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6例(均在辽宁);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12月8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寒假有关工作的通知》,统一安排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寒假时间:

根据疫情形势和该市实际,小学、初中非毕业年级在元旦前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和期末考试,学生自2021年1月1日起放寒假,教职工正常上班,学校自1月16日起放寒假;初中毕业年级和普通高中各年级自1月16日起放寒假;中等职业学校放假时间参照普通高中执行;幼儿园放假时间由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统筹安排。

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学时间为2021年3月1日。如疫情防控部门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新要求,寒假放假时间和新学期开学时间将适时调整。

12月13日,黑龙江绥芬河新增1例确诊新冠患者,2例无症状感染者。随后绥芬河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全城加强交通管制,非必要人员不得出城,如需出城必须有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证明。同时对各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幼儿园、中小学提前停课,寒假放假时间改为元旦前后。

12月15日0时至24时,黑龙江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幼儿园教师(绥芬河市本土)

疫情牵动人心,更让家长和老师们对孩子的学习颇为担心。

教育部最近发出《通知》,提出“错峰”放假的指示,要求各地各校要及早谋划寒假和春季开学安排。

全国部分省市都明确了中小学寒假时间表:

福建:

江西:

河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湖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河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湖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安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贵州:

广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四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内蒙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辽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吉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新疆:

云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家长和学生的心开始紧张了起来,这意味着期末考试马上要来。

期末考试就要来了,孩子、家长压力都挺大,有些“熊孩子”不想考试,想出各种办法逃避考试。

沈阳有几名14岁左右的孩子,也因此对自己下手了,只不过没想到,后果有些可怕。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最近,就接收了好几个为了逃避考试而住院的孩子。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中毒科主任刘天明介绍,几名孩子都在14岁左右,来医院的时候有的情况比较重,经过救治他们脱离了危险。

后来,医生和孩子聊了聊,问他们为啥吃药。

孩子的想法非常单纯,说马上接近期末考试了,我就想不考试,就采取这种方式来逃避考试。

医生介绍了几名孩子的情况,其中一个孩子吃了大剂量的三莨菪碱,随后出现了视物模糊、排尿困难等症状。

一个孩子吃了抗抑郁药舍曲林,入院时候浑身抖动,锥体外系症状表现十分明显。还有一个孩子吃了高锰酸钾,造成了胃肠道损害,消化道出血。

孩子们虽然只是因为逃避考试而吃下了这些药物,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滥用药物非常危险,严重的可能会因此丧命。

医生说,一旦超剂量用药抢救不及时的话,由于孩子们的脏器发育还不完全,就会造成肝衰竭、肾衰竭、血液系统等的损害,危害是非常大的。

心理专家表示,临近考试时,有些孩子会出现焦虑、哭泣、失眠等情况,还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身体不适甚至一些异常行为。

进入期末,不仅仅是有的孩子感觉焦虑,不少家长也在为孩子期末考试的事苦恼,说多了怕孩子心理压力大,不说自己心里也着急,管也不知道从哪里“管”起。

各位家长,您知道孩子期末复习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吗?

期末了!

孩子复习最容易入的5个“坑”

复习没有计划,缺乏针对性

很多孩子对重大考试的复习并没多少认识,用一些孩子的话说就是多看看书、多做做题就行了,所以别人看书他也看,别人做题他也做,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看着也是复习了,但考试结果一出来,差距直接拉开。

不重视基础题目,“地基”不牢固

有些家长和孩子往往认为,考试时分值高的题目和难题才是拿分的重点。但其实基础题才是考试中拿分的关键,基础题虽然分值低但是简单更容易拿到分,不要贪图高分,顾此失彼。

忽视作业,不重视课本和课堂

有些孩子觉得快要期末了,老师日常留的课堂作业就不重要了。这时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是“以作代考”,一边复习一边认认真真写作业,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重视错题,在同样的问题上“栽跟头”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容易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误,有的题目期中考试才做错,类似的题目在期末考试还是会丢分。

以前考过的那些题,有心的同学基本不会出错,如果你家孩子仍然出错的话,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复习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

合理的复习时间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直在高强度的复习之下,孩子的精神压力大,有可能会导致精神的不集中,长时间看书,对书本产生厌烦心理,反而事倍功半。

更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失眠这样的状况,更加影响考场上的发挥。

说了这么多,但是毕竟复习考试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也不能完全上手,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复习呢?一起来看看!

聪明的家长怎么帮助孩子复习?

一、调整心态,尽量不制造紧张氛围

在考试来临之前,家长不要总是问孩子“什么时候考试”“复习得怎么样了”“你怎么还看电视呢?”这些话都会给孩子带来紧张、焦虑的心理暗示。所以减少对考试的过多询问,偶尔问一下孩子复习进度。

生活中,很多孩子害怕考试,深层心理原因是惧怕结果,怕被老师和家长批评。考试的目的是检验知识薄弱环节,查漏补缺的手段,所以家长要心平气和对待期末考试,让孩子不要害怕。

复习期间,孩子的努力很重要,心态也很重要。

如果家长过于焦虑,经常抱怨、指责孩子,对孩子的状态会有很大负面影响。

下面这些话,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说!

1.“复习得怎么样了?”

没有孩子知道自己复习得怎么样,家长这么问,不仅给了孩子很大压力,还会让他开始怀疑:我真的复习好了吗?我怎么什么都记不住?

索性不要问,默默地关注孩子,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帮助他。

2.“你很聪明,就是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要引导孩子更加努力,而不是盲目自信。家长不要给孩子“随便一学就能逆袭”的错觉,反而让孩子无法全力以赴。

3.“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

一直被说“笨”的孩子,真的会变笨,长期在负面语言和消极情绪中长大的孩子,会逐渐失去自信。

到了期末,孩子因为压力变得很敏感,批评性、打击性的语言一定不要说给孩子听。

4.“考好了,给你奖励;考不好,就惩罚你。”

教育孩子最忌物质奖励,因为这误导了孩子的价值观,还伤害了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父母发自内心的赞美和认同,比物质奖励的效果好很多。

二、鼓励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多问老师同学

生活中不爱提问的孩子很多,有的是怕老师,有的是不好意思,有的是怕同学嘲笑自己显摆……总之就是不愿开口,有问题默不作声自己解决。

这个问题在期末复习的时候会很严重,时间紧迫,如果自己拼命钻牛角尖,就算最后做出来了,那固定时间的复习效率也会很差;

如果自己不会又不问,问题搁置,那考试中遇到肯定会失分。所以多问、爱问,才会让复习效率更进一步。

三、找准弱点,坚持不懈

大部分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薄弱科目,有的还在某个章节存在薄弱知识点。

如果最近发现孩子遇见薄弱知识点就总是跳过去,一定要逼孩子一把,主动求解1道题胜过被动接受10道题!

在学习弱科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孩子不看答案,不看书,不翻笔记,静下心来,认真寻求解题思路,结合解题过程深入理解基础知识。

四、考前模拟,保持状态

期末考试不仅是对整个学期知识的考察,更是对孩子心理素质和考试策略的考验。

要想孩子在考场上从容不迫,考前的模拟练习肯定少不了,毕竟这些都是平时习惯的养成,不可一蹴而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周末的时候,建议拿出整块的时间,让孩子提前模拟一下。有的孩子总是把试卷当成普通作业去写,这样就无法发挥试卷的功能。

建议家长们可以定闹钟,没收书本、笔记本,让孩子真真正正达到考试的状态。

五、和孩子一起制订计划

一定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量身制定复习计划,然后写下来粘贴在醒目的地方。

今天复习什么,明天复习什么,都要写清楚,并且写下每天的起床和睡觉时间。

临近期末考试,很多孩子为了冲刺一下总是熬夜复习。但其实,晚上学习,不仅注意力难集中,而且还会耽误第二天的上课效率。

这种超强负荷的学习,往往会让孩子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倒不如有计划有节奏地复习。

考试在改不在怨,学生心态要积极。

考好考坏已完结,重点是要多分析。

分析优点与劣势,牢记在心多回顾。

争取改正多保持,努力努力再努力。

希望大家都能在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欢欢喜喜过大年。

文章来源:湖南教育百事通

编排:周宇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