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别让兴趣班鄙视链毁了兴趣】周一围棋课,周三少儿编程课,周五拳击课,周六马术课,周日思维培训课……这是吉林长春一个7岁孩子的兴趣班课程表。记者在吉林、湖南等地采访发现,现如今部分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不以孩子的意愿优先,而是专挑冷门、昂贵的课程。这样的“攀比型”兴趣培养,亟待回归理性。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某种程度上,兴趣班就是父母眼界、能力的试金石。一些家长迷信兴趣是靠钱堆出来的,“贵的就是好的”,这本质上是一种眼界短浅的土豪心理,与兴趣没有丝毫关系。反而,盲目报班还会耽误孩子的真兴趣,得不偿失。让兴趣班回归“兴趣”本质,是减轻兴趣班“鄙视链”现象的良方。这需要家长少些急功近利的心态,多些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更要明白:发展兴趣应该是快乐轻松的,而不是一种负担——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成年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