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古语有云:“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潜移默化、自然似之。”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格局更会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同班不同命,“五道杠少年”上三本,“不屑弟”逆袭上哈佛
黄艺博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五道杠少年”这个名称应该都会有印象,当年可谓是火遍全网。
初始还有许多网友戏称:臂章不都是三道杠吗?多出来的那两道是这孩子自己画上去的吧。
后来经查证,黄艺博是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名副其实的五道杠。他的成长经历更让人羡慕不已,纷纷感慨这是“别人家的孩子”。
“湖北十佳少先队员”、“全国百名中国优秀好少年”、“全国百名中国优秀好少年”、“武汉市爱心好儿童”...这类名誉他都拿了个遍,还曾接见过奥巴马。
他出生在一个公务员家庭,据传3岁就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
更令人称奇的是,小小年纪的黄艺博公益心极强,经常参加志愿者服务还多次捐书捐款,仅捐款总额就高达11000元。
那段时间,他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童星,受到电视台、报刊、网络的青睐、采访不断。
不过,当年也有很多人称,这个孩子刻意塑造的痕迹过重,举手投足间全是演戏,失了珍贵的童真,并不看好,竟然一语成谶。
这个曾万众瞩目的“五道杠少年”,如今真的陨落,因为高考只有477分,没过二本线,只能读普通三本院校,俨然成了“路人甲”。
当然,并不是说这所学校不好,学历也不代表一切,只是黄艺博最终的发展与人们当初的预期差距实在太大了。
提到“不屑弟”也有一番渊源,在一期展示黄艺博日常上课风采的节目片段中,他身后的一个同学,对黄艺博的表现一脸不屑。
多年后,这位“不屑弟”却成功逆袭,考入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两人的差距宛如戏剧一般。
五道杠少年“陨落”错在父母
我想对黄艺博这类型的家长说,不要让你的孩子沦为“成功学小白鼠”!
人才的培养分为两个方面:学习和成长。
学习和成长一样,都是由简入难,家长拔苗助长式的催熟,短时间看像是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长时间看却是孩子心理成长、抗击打能力、沟通能力...等独自生活能力的缺失。
小孩子心性本就不成熟,过早收获成功会加大狂妄人性,导致反思能力降低,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青春期,对孩子的未来易造成毁灭性伤害。
道理很简单,受到的压力越久越大、青春期反抗得就越厉害。
五道杠少年“陨落”错在父母,他们太想让孩子走自己铺好的路,导致其成长的刻画痕迹过重,是真正的“形式主义教育”。
此外,为了持续占有曝光度,让孩子过多参与活动,抢占学习时间,也有一定原因。
年少成名,弊大于利
“幼有神童之誉,少怀大志,长而无闻,终乃与草木同朽。”
古有方仲永,今有五道杠少年黄艺博、天才神童魏永康、神通少女岑怡诺...纵观那些少年成名的小神童们,多是黯然收场。
望子成龙可以,但一定要切记,不能拔苗助长,孩子什么年纪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长跑比赛,赢在起跑线不等于就能赢得整场比赛,起跑、稳速前进、弯道超车、终点冲刺,每个环节都是决定结果的关键因素。
作为家长,你的格局一定不能局限于赢在起跑线,请不要强塑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