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以教育和产业为抓手,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在刚过去不久的“双12”购物节中,“扶贫助农 赣劲十足”碧桂园江西五城联动直播活动赣南区域直播专场活动也圆满收官,当地“网红”、县扶贫办干部、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项目部干部纷纷走进直播间为农产品“代言”,累计售出10余万元农产品。

近年来,来自各界的创新活力注入到脱贫攻坚大潮之中,在我国汇聚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从832个贫困县到“清零”,中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各方的努力。

作为深度参与脱贫攻坚的民营企业代表,2018年以来碧桂园把扶贫上升到了主业高度,在结对帮扶全国9省14县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4+X”模式,助力33.7万建档立卡户脱贫。“在长期的具体扶贫实践中,我们聚焦‘人’和‘产业’两个关键因素,探索建立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机制。”碧桂园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扶贫办主任、国强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李静曾这样总结道。而教育和产业在其扶贫探索中,无疑是两大“牛鼻子”。

赋能人才,教育先行

今年9月,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开学,这也是碧桂园捐建的第三所慈善学校。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马红艳满怀希望地走进了校门。

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最后一批脱贫“摘帽”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18年碧桂园开始对该县进行结对帮扶,也为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改变。

今年中考结束,马红艳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看着家里还在上学的两个年幼的妹妹,她毅然决定去上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马红艳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靠种地获得微薄收入,因为母亲身体不好,家里供养三个孩子负担很大,初二时马红艳一度退学在家,后来在当地政府部门劝说下才回到学校。

“很多女孩子辍学后,就是帮家里做家务,然后成年就早早嫁人。”张璟蕊谈道。今年大学毕业后,张璟蕊果断报名来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当一名老师。她说,不只是因为专业对口,作为东乡人也想回到家乡。如今,她担任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2班的班主任。

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是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资近3亿元创办的一所慈善性质的全日制民办普通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贫困学子不仅免除学费、书本费、校服费、住宿费、伙食费等费用,每个月还会给他们提供40元或60元不等的补助,此外还有助学奖金。

初三时,马红艳就得知了这所“免费”的学校,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能让自己学一门技术,还能减轻家里负担。如今她被分在了张璟蕊的班里,紧张的课程学习让她觉得很充实。

“孩子们基础比较差,但学习氛围很好。”作为班主任,既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22岁的张璟蕊感觉压力比较大,但也很有动力,她希望学生们能继续深造,用知识改变命运。

今年是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的第一年,近600名新生入学。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了会计、物业管理、汽车美容与装潢、建筑工程施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6个专业,实行三年学制,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第三年则依托碧桂园产业资源进入企业实习,由此形成了独特的“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模式。

“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在当地是拔尖的,老师力量也很强,不乏那些既拥有企业经验又拥有教学经验的前辈,学生们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家长也都十分支持和安心。”张璟蕊说。为给学生们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学校不仅建有各个专业的实训室,还建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校医室,投影及电教设备、录直播系统、校园电视台及体育健身设施设备等也一应俱全。

风雨操场和标准化400米跑道更是成为学生们放松锻炼的好去处,宿舍环境和食堂水平也得到师生称赞。

“宿舍里很暖和,生活很方便,在这里学习很开心。”马红艳说,在这里不仅没有费用压力,每个月还有60块钱补助。她现在离家坐公交车只有5分钟距离,父母也很支持。面对未来,她满怀憧憬,她希望通过读书,成为像班主任一样的人,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未来,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将在三年内招收2000名学生。结对帮扶东乡族自治县以来,碧桂园从教育、产业、党建、就业等多维度展开帮扶,切实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活力。在张璟蕊看来,碧桂园为家乡带来了改变,在教育上的帮扶会持续造福当地发展。

扶贫先扶智,教育发展能为区域发展带来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提到,2020年要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职业教育需求的学生能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同时还要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的积极作用。

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提出《关于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对脱贫防返贫作用的提案》。他提到:“从致贫和返贫发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缺乏有效就业、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是重要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贫困群众缺乏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如果贫困群众以及他们的子女能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他们就能利用一技之长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高速发展的各行各业都能有足够娴熟的工人,国家经济也将实现持续发展。”通过兴办慈善学校,碧桂园成为了以职业教育推动脱贫攻坚的排头兵。早在2014年,碧桂园就创办了高职院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如今一批批学生走向了心仪的岗位,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止职业教育,碧桂园还兴办慈善高中。2002年碧桂园在广东佛山创办了全免费、纯慈善的高中国华纪念中学,面向全国招收濒临退学的优秀学子。作为当年国华首批学生中第一个走进校门的人,黄华庚在碧桂园的资助下顺利完成了高中、大学和研究生学业。这个从湖南贫困村子走出来的青年,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律师。他常常感叹,从没想过,出生在贫困山区的自己,有朝一日能在陆家嘴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里上班。黄华庚说:“如果没有国华,我的人生会完全不同,大概早早就跟着同乡,四处打工,混迹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吧。”

18年来,3260名贫困学子来到国华,2582人已走出校门,继续深造的学子中已毕业的就有803名硕士、141名博士。或许,这些学生致贫的原因不同,但他们都在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下,用知识在改变命运。

“教育扶贫,授人以渔;一人成才,全家脱贫”十六个字生动地诠释了碧桂园教育扶贫的理念。20多年来,碧桂园持续深耕教育扶贫,除兴办学校,还通过改善帮扶地教育条件、设立爱心助学基金等进行帮扶。其中,在2018年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携手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发起了“心愿100助学”项目,至今共超25.5万人、300余个爱心队伍和单位参加捐款,筹集善款超3500万元,累计帮扶9省14县贫困生20713人次,帮扶人数12752人。

伴随着一批批学生走出校园,成为建设家乡、反哺社会的人才,碧桂园的教育帮扶也切实做到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新农村 新技术 新农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从来没想过不用弯腰就把地给种了。”谈及种地的变化,连樟村村民陆国建说道。

连樟村曾是英德市连江口镇唯一的省定相对贫困村,村民们不是外出打工,就是靠种地为生。2017年10月,碧桂园派驻扶贫团队,按照“4+X”帮扶模式,在当地协同开展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等工作,连樟村成为了碧桂园支持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村庄。

这几年,陆国建目睹着家乡从一个不到500人的落后小山村,“逆袭”成了颜值高、人气旺、生活越来越好的现代乡村,这几年仅回迁户口就超2000人。他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

以前,陆国建和妻子靠打散工过活,收入很不稳定,年收入也就1-2万元。他上有80多岁的老人要照顾,下有孩子要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直到2019年,总投资4000万元的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村里开工建设。在得知园区提供免费农业技术培训后,他和妻子立即报了名,学习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经过一个月培训,他们掌握了全套先进农业种植栽培技术,负责园内4号大棚樱桃番茄的管理工作,收入增长了近十倍。“现在一天工作8个小时,每人每天有130元,两个人加起来每个月就有六七千。”

从之前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如今掌握了无土栽培、立体采摘等技术,夫妻二人熟练地管理着这个4亩多的大棚。“这个大棚是智能化的,水、肥都是自动滴灌,不需要那么多劳力。用来栽种的盘都架高到一米左右,劳动时完全不用弯腰。如果要爬高,又有自动化升降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脱贫,陆国建感到幸福和知足。

过去,连樟村农业粗放种植,农民凭世代相传的方式在当地种植红薯、黑皮冬瓜、玉米、水稻、白菜等农作物,产量低、收入低。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英德市连樟村考察时表示,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

碧桂园入驻后,也将新技术带进了村,改变了农民对种地的原始看法,开始主动学习新技术,适应新事物。“以前都是扛着锄头、挑着肥水到田间劳作,风吹日晒,现在种的番茄是无土栽培,根本不用在田地里刨土,种出来的番茄既好吃又漂亮,我这个‘土农民’一下变成新型职业农民了。”陆国建笑着说。

如今,连樟村现代化农业发展有模有样,为村民提供了越来越多就业机会,也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心头好”。陆国建在做好自己工作之余,还会抽时间学习其他大棚里草莓、西瓜、黄瓜等作物的现代种植技术和方式方法,希望自己能真正成为掌握各种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真心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日子肯定会像樱桃、番茄、草莓那样越过越红火。”陆国建信心满满地说道。

不止英德,在碧桂园结对帮扶的其他县,碧桂园都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帮扶当地产业发展,并形成“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资金运转模式,“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和村集体、农户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建立长期稳定合作,贫困户则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务工等实现增收。

各色产业在乡村茂盛生长,不少优质农产品销售也是碧桂园攻克的重点,除利用直播带货等新技术,碧桂园还通过自有品牌“碧乡”进行农产品推广,截至今年11月已成功转化31县产品400款。此外,通过碧乡、国华文旅、凤凰到家三家社会企业,碧桂园还打通了酒店、食堂、社区等市场,销售扶贫产品约1.95亿元,惠及超11.7万贫困人口,一套稳定的产销机制已扎下根。有了产业、技术和懂技术的农民,“造血”实现闭环,新农村建设动力越来越强劲。

“一二三四五”工作体系

聚焦“人”和“产业”,碧桂园做出了可喜的扶贫成果。但扶贫,不是件容易事儿。对碧桂园来说,对口帮扶9省14县是一项系统性大工程,将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也能看出其决心,而这背后的支撑离不开碧桂园公司化管理模式。

很早之前,碧桂园就明确了一个“一”定位,就是“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这为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碧桂园还做到了两个“结合”,一方面结合企业自身管理和经营优势,一方面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业务优势,也能将扶贫做到精细化、效果最大化。

系列举措都需要人去落实,碧桂园最大化地发动了各方力量,不仅在内部形成了约200人专职扶贫队伍,还在帮扶地培养“老村长”和致富带头人,同时还联合合作伙伴和公益机构参与其中,形成了“社会扶贫共同体”三级扶贫队伍,做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

多年来,碧桂园以党建、产业、教育、就业为主阵地,同时因地制宜开展健康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形成了独特的“4+X”扶贫模式。整个体系环环相扣,最终都指向向着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模式转换发力。由此,形成了碧桂园独特的“一二三四五”工作体系成型,打造出了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样本,成为脱贫“摘帽”重要力量。

“摘帽”不是终点,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要进一步夯实。面向未来,碧桂园表示将持续投身其中,为小康社会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母猫怀孕10天最明显的征兆

猫怀孕10天通常不会有很明显的改变,可能有一些猫会出现行为变化,比如变得比较慵懒、食欲亢进,或者比以前更黏人、更渴求主人的陪伴等。部分猫在怀孕10天可能会出现不明显的身体变化,比如乳房肿胀、阴门出现透明的分泌物等,极少数的猫可能会出现呕吐的症状。等到猫怀孕的40天左右,还可以通过DR检查,确定胎儿的数量。

腮腺炎怎么治疗好得快

患腮腺炎这个病的人群较多的就是小孩子,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流行性腮腺炎,有着很强的传染性,如果不早早进行治疗,就会引起一些并发症。腮腺炎怎么治疗好得快?

小叶紫檀密度细腻度与油性详解

关于细腻度细腻度指紫檀料质中木纤维的细腻程度,越是细腻的料子,感觉是纯紫檀素压制而成,没有纤维的感觉,细看会有与棕线方面垂直的细条纹,可以理解为木质压缩的结果,犹如玉石般致密。

鳗鱼养殖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鳗鱼主要有白鳝、青鳝、白鳗、河鳗、日本鳗等品种,由于*生资源减少,现在主要依靠人工养殖,但养殖鳗鱼条件要求高,那么具体鳗鱼养殖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尉迟恭为什么鞭毁人亡 源于一个诺言(因鞭毁而自杀)

尉迟恭是唐朝名将之一,跟随李世民东征西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是扶龙之人,当初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就是尉迟恭杀了李元吉将李世民送上了皇位。如此一个大功臣按理说应该是德高望重为皇帝所敬佩的,为何会和李世民闹矛盾最后落了个鞭毁人亡的结局呢。尉迟恭之所以会鞭毁人亡主要是因为当初的一个诺言。

2023广西回南天一年要几次

2023广西回南天一年要几次是很多人都有的疑问,毕竟回南天是南方特有的一种天气,而见识过回南天威力的朋友们相信都有同感,就是到处湿哒哒的、衣服也晾不干,所以每每这个时候大家就希望快点过去,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广西特有的回南天一般什么时候结束回南天常出现在2、3月份的交替季节,一般在4月份就结束了。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