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外校长钱芳:孩子能否幸福,取决于“感知力”培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12月24日电(周胜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今天,由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少工委主办的“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第六季第四讲走进中交上海航道局。本次大讲堂与上海市建交团工委合作,由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校长钱芳为青年家长解答最关心的教育问题。

“作为家长,希望孩子成长为怎样的人?考一所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有可观的工资……”钱芳和很多家长都聊过这个话题,听到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将来生活幸福,过得有滋有味。而这中简单的幸福,需要孩子成为一个“能感受幸福的人”。钱芳说,对生活的感受力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程度。

钱芳展示了“人的教育”逻辑起点,首先是身体健康,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以及强大的内心,其二是与自然相处的能力,要敬畏自然,而后强大。另一个基本维度是与社会相处的能力,学会合作、学会适应。

这三个关键点如何实现?钱芳给出的答案是——增强孩子身心健康力,提升孩子对生活的感受力。这“两个力”的培养不断触动孩子的情感和内心,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要知道,对生活的热爱决定人看世界的角度,决定人的幸福度。”

她认为,家庭的首要任务是“正家”,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养正”。

正家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她建议,家长在家里可以毫不吝啬地表达相互关心。重视家庭相处时光,利用吃饭时间聊天,上学、放学路上可交流新闻,利用睡前时光共同阅读等。

此外,家里不能少了仪式感。老人生日,孩子入学、入队等高光时刻,可以用写信、植树、拍照留念等方式纪念。家长还要懂得拓展孩子的生活圈,多和亲友家庭一起相处,创造人际交往的环境。

钱芳说,健康力、感知力还能通过运动、阅读、劳动、公益活动、游戏来实现。“运动能促进大脑发育,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一起运动。阅读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家长初期的有效陪伴也很重要。”她说,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小实验来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据悉,名校长公益大讲堂自2017年开办以来,已经走到了第六季,35位沪上知名校长就青年家长普遍关心的教育问题作了精彩的演讲,330余万人次的家长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聆听,活动还连续两年拓展到长三角。大讲堂项目已逐渐成为上海共青团、少先队服务青少年的“金字招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