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别来墨大学心理学”

我是高二那年出的国,从预科读到本科毕业以后才回来的,那时我处在记忆和体力的巅峰期,还是被虐得愁掉了无数根头发。

我是Jocelyn,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傲娇的母校以及墨大的最劝退专业。

墨大:我们就是最牛的

走在澳洲街头,要是你看到了墨大的公共交通广告,上面肯定写着“全澳第一的学校”,在墨大人眼里,墨大牛的不行,只有澳国立才可堪与它一战,其他学校看都不带看一眼的。

其实我当年申请学校的时候投了蛮多,除了澳国立因为太偏了没考虑外,墨大、悉尼都有投。为什么最后选了墨大呢?就是因为墨大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很牛,是全澳第一,我被这铺天盖地的标语和自信心洗了脑,也选了墨大。

墨大的牛,在它的专属预科Trinity上就可以体现出来。

Trinity的课程设置比起其他的Foundation要紧很多,包括Drama、英语、文学鉴赏、历史等等,在毕业的时候,你的均分要达到80可以选择Science的课,82-85可以选择Arts,Biomed则要90分,所以其实挂科率很高。

我当时是考到了均分90+,其实是可以选Biomed的,但觉得医生这个方向跟自己的性格差的有点远,所以还是选了Arts。

之所以会选择心理学和语言学作为双主修专业,是因为本来我是想回来当老师的。一方面学习心理学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而另一方面,如果我修了语言学,就可以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语言。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这都是后话了。

Tips

跟研究生比起来,墨大的本科更加Local一些。我身边的中国学生有的是跟我一样读Trinity上来的,也有国际学校出身考阿塔分上来的,还有干脆在澳洲本地读了高中考上来的。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病

在课上,我们研究的最多的是各种心理学的案例。

比如说,之前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明星自杀事件,我们会研究他们的心理状态。大部分人都会将忧郁症与自杀联系在一起,但其实并不一定。

有一种与忧郁症(Depression)表现形式相当类似的疾病,叫做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病患的心情会两极分化,在他们心情好的时候,跟磕了药一样High,在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跟忧郁症没有差别。

其实有很多明星,可能得的并不是忧郁症,而是躁郁症,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公众面前,甚至在朋友面前都是一副High到不行的样子,但是一人独处的时候,就可能想不开了。

类似这种心理疾病的案例非常多,基本上大家上完课后都觉得自己病了

我在lectutre讲堂上

听上去特别高大上,特别有趣是吧?很多来学心理学的迷途羔羊们都是这么想的,所以在第一个学期,踏进墨大心理学的lecture课堂,几乎就无从下脚,整个讲堂都挤得满满当当,可能有上千号人;到了第二个学期,人就少了一半,第三个学期人就更少了。

为什么呢?

因为人的心理很复杂,你不可能钻到别人脑子里去看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只能通过他们的生理反应来判断。所以在真正进入案例之前,我们必须在生物学、生理学方面有基础,这真的非常枯燥。

我当时天天跟长的吓死人的单词搏斗,背单词背到头秃,其次就是无穷的实验和调研,埋头跟大大小小各种论文做斗争。学一个心理学,你得有同时承担文科的阅读量+理科的实验量的心理准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专业课的实验数据

而且,读完之后你就能看穿人心了吗?不存在的,就算是心理学家,也只能通过你的动作、眼神和反应速度推断你的想法,所以别期待成为什么读心大师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系里有一个说法,心理学要熬过第一个学年,才能读得下来。

真的是墨大最劝退专业。

Tips

墨大的心理学专排全澳第一,世界第16,本科时长3年,划分相当复杂,有Arts、Science和Biomed 3个方向,毕业后是3个不同的学位(BA,BSc,BBmed)。同时,针对立志要当心理学医生的同学,和修习心理学只为兴趣的同学,墨大也分出了不同的专业细分方向。前者需要修满125学分,后者则可以选择修75学分(Arts)或者50学分(Science和Biomed)。

心理学的课分为3种,主课(Capstone),副课(elective)和拓展课程(breadth)。Capstone是必修课,类似儿童心理学,大脑行为学等等;Elective则是Capstone的衍生,比如我选修了儿童心理学,我的Elective就可以选幼儿心理学;Breadth更类似课外活动,选择的范围非常广,我当时选的是唱诗班和日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趁无人时拍摄的唱诗班

社交圈?大概跟你想的不一样

很多人都觉得出去留学,跟老外social肯定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我的情况不是这样。主要是因为我没时间,我的时间都被两个专业占满了。

一般来说,一个专业会在第三周安排一个小考,那我的情况两个小考,基本上来说比较紧凑,平时也不太有机会泡社团。但那时因为对日语感兴趣,所以不但在学校上日语课,还会去找身边的日本人同学,付给他们点学费,平时就用日语沟通,练习口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过也不是说我就没有社交圈了,因为我的课程比较满,我一般跟和我一起做实验的人一起混,大家把实验做完,做完后出去吃一顿,也非常聊得来,我身边的朋友基本上很少有说中文的。

为什么不混社团呢?因为我高中的时候就是学生会的,对这些东西玩的也比较透了,想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所以会尽可能找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玩。我找过印度尼西亚人,新加坡人,日本人,彼此之间都可以聊到很多有趣的东西。

很多人觉得找了白人才是出国找了个老外朋友圈,但其实不是这样,任何文化,任何国家其实都可以接触,你会发现真的很有意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在澳洲小学教中文

比如说,有一个跟我关系挺好的同学,我是在上语言课的时候碰到的。有一次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买了个披萨,我直接用筷子吃了,她就特别惊讶。在她的概念里,披萨就应该用叉子吃,怎么能用筷子呢?

这种相互性的文化冲击,就非常有趣。

*想要了解Jocelyn学姐的老外朋友圈,欢迎继续关注我们,我们下期分晓

找工作一定要master吗?

其实,读完本科后,我挺迷茫的。

因为我一开始的志愿是当老师,也想过在墨大考一个master of education,而墨大的这个专业是全球10名以内的,我也不是考不上。但是人有时候得工作一段时间才能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我现在想当老师不代表我真的很适合当老师,对于一个不确定的东西,让我花钱再去读一门课,我觉得没什么必要。

而且,在墨大的5年,我学到的东西已经很多了,知识永无止境,并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上学的,对吧?

所以,我拿了一个双专业的学士学位,就从澳洲回来啦,也比较顺利地找到了工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在领毕业证书

Tips

比起实用性更强的商科和工科,心理学更像一门万金油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研究力,思维力,判断力等有相当全面的培养。

一旦你拥有了这些软实力,你可以去尝试做世界上大部分的工作。比如我现在的工作要经常接触客户,心理学的知识就是我的谈资,不管客户提起什么社会热点话题,我都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给出见解,这也是增加信任度的方法之一。

学姐寄语

选心理学要慎重!

选心理学要慎重!

选心理学要慎重!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你想当心理学家,那就做好读到博士的准备;没有这个打算的话,最好先想清楚自己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只是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完全没问题,如果你是想要看透人心,你会发现可能学了个寂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过有一说一,作为心理学家的前途非常好,还是澳洲的移民专业;而就算你没打算走这条路,心理学也会为你的生活找到谈资,让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最现实的一点,在找工作的时候也能成为你的助力。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