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被妈妈扇耳光后跳楼:命是你给的,还给你

作者 | 黄田田

这几天,铺天盖地而来都是这个悲伤的消息。

14岁男孩,因为在学校走廊和同学玩扑克牌,妈妈被请到学校。

期间沟通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从监控视频可以看到,妈妈非常生气,连扇了孩子两个耳光。

在学校走廊,众目睽睽之下。

然后,妈妈头也不回,转身离开。

2分钟后,男孩爬上5楼栏杆,一跃而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走了,用如此决绝的方式。

好好的一个孩子,没了;

好好的一个家庭,毁了。

14岁,本该和同学们一起听着课写着字,讨论着喜欢的偶像,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可教室里的座位,再也等不到他了。

他的人生,从此留白;

他的妈妈,陷入无尽的愧疚和悔恨。

他的家人,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看不见他的笑容。

是什么杀死了这个孩子?

有人说是那两耳光,是丢掉的面子,是语言暴力,是失败的教育……

是的,也许这些都是凶手。

但是,我看到,直接杀死这个孩子的,是情绪。

妈妈的情绪,孩子的情绪。

失控的妈妈,丝毫不顾孩子的自尊,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戳儿子的头,掐脖子,还扇了两耳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同为父母,能够理解这位妈妈的愤怒,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送到学校希望能好好学习,没想到却不务正业,还到了要请家长到学校的地步。

生气吗?生气。

但是,生气不代表就可以当众打骂孩子来发泄情绪。

妈妈宣泄情绪的方式都是如此冲动、暴力、极端。

孩子又从哪里去学习如何正确处理情绪呢?

14岁,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在人前被狠狠教训,自尊心被赤裸裸地践踏,面子都丢光了。

生气、愤怒、伤心、绝望……他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汹涌而来的情绪,只能想到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这一切。

死,成为了此刻发泄情绪的方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失控的情绪,真的可以杀人。

这些年,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还记得上海那位从高架桥一跃而下的17岁少年吗?

因为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妈妈骂了他,两人在车上起了争执。

情绪失控的孩子打开车门,跑向桥边,纵身跳下。

妈妈紧急追上去,可为时已晚。

仅仅5秒,孩子没了,一切发生得太快了。

妈妈跪在路边,绝望痛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还记得泰国那位开枪自杀的少年吗?

因为一直沉迷游戏,暴怒的父亲掏出身上的抢,拍到儿子面前:有种你就别活了!

被激怒的儿子,真的对着脑门就是一枪,毅然决然。

父亲回头一看满身是血的儿子,倒地大哭,撕心裂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还有那位常春藤名校的女博士。

为了让妈妈满意,努力读书,考上了别人望尘莫及的常春藤,即使念到了博士,还是没能得到妈妈的认可。

她问妈妈:「我是不是永远都没办法让你满意?」

妈妈反问:「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么?」

一句平淡冷漠的诘问,在孩子心里却掀起了惊涛巨浪。

万念俱灰下,女博士跳楼自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人说,这些孩子是为了报复父母。

可归根结底,报复,就是他们情绪的最极端表达方式。

这条命是你给我的,我不要了,还给你。

你要伤害我,我就毁灭给你看。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这些被情绪杀死的孩子,都在一念之间。

在那一瞬间,崩溃的情绪汹涌而来,可他们却毫无招架之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儿童心理学家曾说:父母的情绪暴力,对一个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他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人格发展。

如果这些父母能够控制情绪,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发泄情绪,也许这一桩桩悲剧,就不会发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个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就是情商。

我们常说,要培养一个情商高的孩子。

在很多眼中,情商高不高就是会不会察言观色,会不会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能不能和他人愉快相处,这一条条说的都是要照顾别人的感受,对别人负责。

但其实不是的。

在心理学上,情商的核心,恰恰是对内的。是对自己情绪的认识、了解、接纳和纾解,然后才能去识别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很显然,这个跳楼的14岁男孩,在遭遇情绪困境的时候,没有这种能力。

因为,他的妈妈就没有。

他没有地方去学习。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呢?

最重要的,是先回应情绪,再回应问题。

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个5岁的孩子,妈妈给他买了个玩具,可快递一直没到。

于是他一下午都很烦躁,又是摔玩具,又是打妹妹,还抱着妈妈的腿闹个不停。

妈妈后来问:快递叔叔没来,你失望了对吗?

孩子当即哭了。他还跑到爸爸、爷爷、奶奶面前挨个儿说:快递叔叔没来,我是失望了!

然后妈妈陪着他一起等到了快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没有收到快递,心里烦躁难受,于是闹个不停。

如果这时妈妈斥责他不懂事,那他的情绪就会被压制,更不会识别到这种情绪叫做「失望」

一个情绪不能被回应的人,会一直待在不对等的关系里委屈自己,将所有的糟糕都留给自己,可能会伤害自己。

但是这位妈妈耐心地回应了孩子,并教会了他去识别、理解这种情绪。然后再想办法和他一起去解决这个问题。

孩子一开始没有哭,后来为什么会哭了呢?

因为他被理解、被回应了,这是被看见喜悦。

这样养出来的孩子,他在识别情绪上一定是没有问题的,面对坏情绪是自信、坦然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然后,一定要引导孩子发泄情绪。

我女儿一岁的时候,爷爷奶奶过来帮忙带。

每天听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不要哭!

不管孩子是困了、饿了、摔倒了,还是需求不被满足,都不能哭。

在他们的观念中,孩子哭就是不好的,就代表他们的养育是失败的。

我跟他们说,让孩子哭吧,不是坏事。

这是孩子和外界交流,或者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这是人的本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发泄情绪的方式,不仅仅是哭,还有顶嘴、发脾气,这些行为,只要不伤害到自己和他人,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那些情绪被长期压抑的孩子,表面看上去很乖,但在那个虚假的自我背后,全都是空洞。

甚至他长大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被掏空、枯竭的过程。

而那些被积压的情绪,会成为一根根压垮孩子的稻草。

所以,请珍惜那个敢在你面前发脾气,敢和你顶嘴,敢放声大哭的孩子。

他们的情绪,通过这些适当的方式,就像涓涓溪流一样,慢慢流淌出来。

而不是在心里累积、积压,直到有一天,像决堤的洪水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个能够识别和管理情绪的孩子,一定会是心态平和,积极乐观,内心笃定而充满生命力的。

最后,用心理学家罗伯·怀特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任何时候,

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

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

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无论境况多么糟糕,

你都应该去努力支配你的环境,

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希望,那些活在黑暗中的孩子,都能被拯救出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者:黄田田,自由撰稿人,专注于儿童心理学研究,用理性思考事物本质,用文字传递点滴温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孩子 黄田田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