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甲状腺炎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甲状腺炎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累及到甲状腺的一种异质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自身免疫、病菌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药物、创伤等因素所造成的,常见的症状是出现怕冷或怕热、乏力、烦躁、疼痛等不同表现。

新妈妈在分娩之后的一年内,如果出现心跳过速、疲乏和甲状腺肿大,甚至闭经的症状时,就要引起注意,因为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预示着新妈妈患了产后甲状腺炎。

产后甲状腺炎患病率约为8%,是指妊娠前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病史的女性在分娩或流产后一年内所发生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综合征。患者往往在产后出现比较明显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发现脖子变粗才来就诊。也有少数病人只表现为情绪低落,容易被误认为“产后抑郁”。

产后甲状腺炎常见于产后3-6个月,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炎症。整个病程可长达6-10个月,可分为三部分:

甲亢期: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致使甲状腺组织被破坏,里面储存的甲状腺素被释放到血液里,造成一过性甲亢。这个过程持续4-6周,严重者可持续2-3个月,因为出汗,体重下降,睡不好觉都是产妇产后恢复的常见症状,所以很多时候甲亢期会被忽略。

甲减期:接下来体内过多的甲状腺素慢慢被清除。在恢复期间甲状腺素可能产量不够,所以病人进入甲减期。

恢复期:到最后大部分病人的甲状腺完全恢复,但是小部分的人会终身甲减。

需要警惕的是,约有20%的产妇会转变成终身甲减。建议孕前要检查甲状腺激素;产后三个月到半年,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

一般来说,很多产后甲状腺炎还在妊娠期时就已经悄悄潜伏了,可通过产前筛查发现。对于在产后1年内出现疲劳、心悸、多汗、怕冷、焦虑等和甲状腺肿大的妇女,应提高警惕。

三类新手妈妈是该病的高危人群:

1、产前就有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问题;

2、怀孕时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

3、产前并无甲状腺相关疾病,由于产后气血两亏、情绪焦虑、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功能低下。

这些高危因素,可以通过孕期筛查及早发现。如果产前存在甲状腺肿大,检查发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呈阳性者,则需定期检查甲功,并为其制定个性化、适量化的补碘方案,以保证母体和胎儿甲状腺对碘的需求及预防产后甲状腺炎的发生。

产后甲状腺炎目前没有预防方法。如果新妈妈觉得产后自己像是变了一个人,建议检查甲状腺功能。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产后甲状腺炎的最大危险因素,目前也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不过所有的自身免疫病,包括桥本氏甲状腺炎,都可以在一个人承担很大压力的时候发生或恶化。所以孕妇要适当减压爱护自己,新妈妈很不容易,希望大家都能体谅关爱孕妇产妇和所有的妈妈们。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也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避免耽误病情。

一旦确诊是产后甲状腺炎后,病情较轻的多数可自行缓解,故可不予治疗,但如果症状明显,则需根据病情发展的阶段,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在甲亢阶段,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镇静剂等治疗,一般不需要用抗甲亢药物,而在甲减阶段则给予甲状腺素治疗,当转为持续性甲减的患者,则需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产后甲状腺炎患者若有心动过速等甲状腺毒症表现,可应用小剂量受体阻滞剂对症治疗,甲减期症状严重者可应用左甲状腺素治疗。在治疗期间每4至8周复查一次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功已恢复至正常的产后甲状腺炎患者,仍有10%至20%在一年内发展为永久性甲减,约50%在5至8年期间发展为永久性甲减,而后者则是高脂血症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典型产后甲状腺炎常经历甲状腺毒症期、甲减期及恢复期三个阶段,无论处于哪个阶段,产妇都应注意休息、调理饮食、避免含碘食物的刺激。甲状腺毒症期使用合理药物治疗及甲减阶段应用左甲状腺素进行替代治疗的产妇,均可以安心继续母乳喂养。

此外,如哺乳期女性进行甲状腺核素扫描检查结束后需停止哺乳6小时以上,此期间不与婴儿密切接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