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答一个三岁女儿提的问题,我都用了洪荒之力

你问的脑洞都这么大了,

我答的脑洞也不能小吧?

——小7妈

01

和女儿做同学,是种什么体验?

三岁小孩真的很好玩~

他们对这个世界似懂非懂,又开始了自己的瞎琢磨。他们的问题很多,但也不是抓住什么都问。

专挑那些我们大人已经习以为常,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问。

就是这种出其不意,让我觉得有意思脑壳痛。

小7不经意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都觉得万分宝贵。无论有多“傻”,那都是她观察和思考的“结晶”。

比如说,

“为什么鸟会飞,人不会?”

“收据上的这个方块是什么?”

“下雪天穿雨衣,衣服怎么就不会湿?”

“醋里的小洞洞是什么?”

还有一会要细讲的这个——“如果一个人从楼上掉下来,会怎么了?”

老母亲每试图回答她的一个问题,都用了洪荒之力!

这就直接导致她的问题解决速度,总是赶不上清单变长的速度。

我在日程本里记下“问题关键词”,怕一转身忘了

一个搞教育的文科妈妈,被强推到蓝翔再深造也就罢了。

还要被娃教育成“工科女”,那真是要走上人生巅峰的节奏。

按你胃。

自己读书不多也挺好。做小7的同学,找“谷哥”做老师。还怕有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就算找不到答案也没关系。反正答案本身也不是重点,找答案的过程才是。

02

“如果一个人从楼上掉下来,会怎么啦?”之

哲学篇

本来那天我是给小7做安全教育来的。

因为她有时会拖把椅子,趴在窗子上往外看。小姑娘力气见长,已经能推动重重的窗户了。我们住在二楼,我感觉有必要再好好跟她说一下“不可开窗”这件事情。

“小7,你知道不能开窗的对吧?”

“开窗会怎么啦?”

“那人有可能会掉下去啊!你说会怎么了?!”

“人掉下去会怎么啦?”

“那要看摔哪了。摔断胳膊腿什么的还好一点,最多就是不能跟小朋友一起跑啊踢球玩。

如果摔到头,那就惨了!摔傻了的话,就要去对面那个幼儿园(我家对面有个智障特殊儿童看管所)。”

我又突然想起来不知在哪看到过,说:“人的头部比较重,所以落下来时最有可能头先着地。”

“如果摔得再严重点,那就死啦!”

“死了会怎么啦?”

......

这个答案只有上帝知道,如果上帝存在的话——

人有没有灵魂?灵魂是否会随肉体消亡而消失?“思维”是否会作为客体一直存在下去?又或者融于人类的集体潜意识?

我小小神游了一会~

“人死了,就不会吃饭不能走路,听不到声音说不了话。就会在那里永远睡觉,他的亲人看不见他,就会很伤心。”

“但是,太爷爷在天上看我们,在那片最漂亮的云里!”

“是的 ,他在天上看我们。”我回头看了一眼爷爷笑眯眯的照片,鼻子有点酸。

我以为我们的谈话到这里就结束了。

03

“如果一个人从楼上掉下来,会怎么啦?”之

科学篇

过了几秒钟,小7突然又问了一句:

“妈妈,你说头很重。所以掉下去会先碰到头?”

我没想到她会对谈话中的这个点感兴趣,就反问了一句:

“你觉得呢?”

“我不知道。”

“那我们来做个试验,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吧!”

我随便找了找手边有的材料,比如橡皮泥和两根筷子,作“大头”和“长腿”。

“你去楼下看看,是哪里先着地?”小7兴冲冲跑下楼。

“妈妈要放手啦!1,2,3。”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到此为止,不用我再说啥,安全教育算是到位了。而且,小7得出了自己的观察结论:“倒霉小人”的头会先着地。

接下来,我把小人的橡皮泥“头”和筷子“脚”拆开。又问了小7一个问题:

“如果妈妈把橡皮泥和筷子同时扔下去,你猜猜哪个会先着地?”

虽然换了一个情景,但有了之前的经验,她想了想说:“橡皮泥。”

“为什么橡皮泥会先着地呢?”

“因为橡皮泥重。

“你确信橡皮泥重吗?”

听我这么一问,小7恍惚了一下,“妈妈你等下,我去称一下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个天平是小7半年前组装的小模型,

也会包括在「牛爸津妈·发现&动手蓝翔系列」里

称了一下,确实橡皮泥更重。

“你觉得更重的橡皮泥,会先着地对吗?”

“嗯,是的。”小7看起来很笃定。

于是,我又站在窗边开始了新一轮的“空中抛物”,证实了小7的猜想。

接着,我又继续出了一个题:

“这两坨一样重的橡皮泥,一个位置这么低,一个位置这么高。你觉得哪个球会先落地?”

小7一会猜高,一会猜低。

一连几次观察之后(因为速度快,不是很明显),她发现还是位置低的先落地。问她为什么,她后来知道自己推理说:

“因为离的近,所以很快就到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7妈划重点

在给答案之前,先让小朋友猜!大胆地猜!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却经常被大人忽略——先根据已知信息作出假设,再通过实验或搜索信息的方式证实或推翻猜想

对于“谁先落地”这个问题的探讨,这还只是刚刚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水平。

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对自由落体最先研究的,是古希腊科学家亚里斯多德。他提出:

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物体本身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物体越轻,则下落得越慢。

听起来没毛病,跟小7观察到的现象一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直到两千年后,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了相反的意见。1636年,他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悖论:

如果依照亚里斯多德的理论,假设有两块石头,大的重量为8,小的为4,则大的下落速度为8,小的下落速度为4。当两块石头被绑在一起的时候,下落快的会因为慢的而被拖慢。

所以整个下落速度,应该在4-8之间才对啊!

但是,两块绑在一起的石头的整体重量为12,下落速度却大于大于8,这就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境界。

伽利略由此推断物体下落的速度应该不是由其重量决定的。

——引自《维基百科》

我想了不同的办法,尝试给小7把“自由落体”这事从「亚里士多德」解释到「伽利略」的水平。

无奈脑力实在有限。不过,至少我努力尝试了一下:

问题一:

“现在妈妈手里有一个铁球。你猜如果把它丢到这桶水里,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

小7每次泡澡,我都会让她带不同轻重和材质的物体进浴缸。所以,她很快就回答这个铁球会沉下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问题二:

“那你再猜一下,一个球从水里掉下去,另一个球直接在空气里掉下去。哪个先着地?

为了帮助小7视觉化呈现这些信息,我还画了两个杯子子(海洋杯,地球杯):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周围都是空气,就像这个空气杯子一样,里面装的都是空气。另一个是海洋杯,里面装的都是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观察了几次下面这个实验之后,小7自己提到“向上和向下”的力量。让我很惊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水和空气都有一个浮力,想把往下掉的东西托起来。但是水的浮力比空气大,所以,铁球在水里下落的慢一点。空气比较轻,托不住那么重的,所以球就下落的快一点咯!*

问题三:

“现在妈妈再问你个问题,你再猜猜看:

如果还有第三个杯子,叫月亮杯。在这个月亮杯里,既不像海洋杯里有水,也不像地球杯里有空气。月亮杯里什么都没有哦!

你猜往如果往这三个杯子里扔球,哪个杯子里的球最先落地?”

实验到这里,我想对于一个三岁孩子来讲,信息量已经足够大了。

最后我只是补充了一个信息,让她去畅想:

“很多年以前,真的有一个叔叔跑到月亮上去,做了一个实验。他在同样高度同时扔了一根很轻的羽毛和一把很重的锤子。”

我还找来了1971年,阿波罗15号登月的那段经典实验视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7惊讶极了!竟然轻的羽毛和重的铁锤是同时落地的!!!月亮太神奇了!

虽然这次我没能力给小7解释清楚所有的为什么,但!

只要能在她小脑袋里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能让她知道亲眼所眼见的,不一定就是事实;

能让她再抬头看到月亮的时候,会偶尔想到那根羽毛和那把锤子。

这就够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逛逛”美国航天局的真空实验室

https://www.nasa.gov/specials/zero-g/#

在上篇干货文《再逛日本书店,聊聊久野泰可的《思维训练365天》》里,我写了这么一段话:

如今几乎是个搞教育的都会强调培养思维能力,不过各有各的打法:

1、有注重在生活中进行思维方式引导的(收获能力最广最实用;但操作最难、见效最慢);

2、有通过积木、部分绘本、桌游、棋类、app等方式综合培养思维能力的(收获能力较广较实用;操作较难、见效较慢);

3、也有在具体知识的专项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如练习册),输入相关思维能力的(收获能力较专;操作稍难、见效较快)。

4、当然,还有打着“思维训练”的幌子,实为教授知识的(收获能力变通性最差,操作最易、见效最快)。

同学们都说,第一种“在生活中进行思维引导”的打法最考验家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其实这套打法,也最容易。

它不要求我们什么都会,甚至什么都不会也行!只要能做到这三点,你也可以“在家瑞吉欧”。

和孩子做同学

找谷哥/度姐做老师

大胆提出猜想,再来想办法证实自己的猜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看我写这些日常培养思维的小点滴?

我们的待办清单上还有:

“人为什么不会飞?”

“醋里的小洞洞是什么?”

“收据上的方块是什么?”

......这些问题有待解决呐!

如果喜欢&想看更多,点赞告诉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