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教育十大关键词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因为今年的不平凡,加速了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化。今天小樱给大家盘点一下2020年教育的“十大关键词”,看看有没有引起你的共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NO1:停课不停学

2020年初,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大面积停课。很多家庭被迫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经历了“史上最长假期”,老师也被迫手忙脚乱地开始了网课直播。直到4月,我国才有地区开始陆续开学,最迟开学日期则延迟到了6月中旬。

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寒假。2020年的超长寒假,验出不少学霸的成色。

NO2:在线教育崛起

疫情之下,线下教育停滞,巨额流量瞬间涌入线上,在线教育流量爆发式增长。今年,教育部也出台了诸多文件去规范和引导在线教育的新走向,教育势将全面进入 “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

2020年,网课不再是可选项,而成为了必选项。

NO3:全摇号

今年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实行公民同招,小升初100%摇号,没有了提前的“掐尖”,让民办学校的生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还发生了“私立名校劝退”的热点事件。然而实际上100%摇号并未完全实现,北上广都为“真·顶尖牛娃”留了上顶级特别初中通道。

牛娃依然可以被拔尖,普娃也有被名校摇上的可能,虽然多了些不确定性,总体看是好事~

NO4:高考大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年高考两个大变:

● 由于疫情,恢复高考几十年来,今年是首次延迟高考。疫情在家复习+延迟高考,对高三学子的心里素质是一个考验

● 高考挥别16年自主招生,2020年起推出强基计划,竞赛保送名额也减少了。

从“高考风向标”来看,基础扎实,心理素质强大的娃,未来可期!

NO5:大语文plus时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年有三件事,告诉我们现在的时代是大语文plus。

● 4月,教育部第一次发布了真正的“官方阅读书单”

● 5月,两会期间,有委员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语文的重要性。

● 6月,各省市公布高考作文题,其涉及的材料之多,范围之广,命题之活,前所未有,必须Mark一下。

学霸与学渣之差在英语,学霸与学霸之争在数学,顶级高手(学神)论剑在语文。

NO6:全面“减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年的“减负”举措一波接一波:

● 1月开始全面推行小升初全摇号;

● 3月部分省份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禁止公布考试成绩”被抄上了热搜;

● 5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把减负延伸到了培训班;

● 8月教育部发文《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限制了课后作业时间。

教育部能管的都在减,没减的就只剩下家庭教育,扎心了吧…...

NO7:体育、美育进中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年初,云南率先公布了中考改革意见,体育的分数和语数外一样是100分。疫情以后,各地对体育的重视越来越强。今年11月底,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从2021年起,绝大多数省份体育中考分值都会增加,鼓励各地逐渐提高分值。

今年10月的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全国已有部分地区启动美育中考,将力争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

重视体育、美育都是好事,但是都进“中考”,和减负的大方向有点相悖呢?

NO8:内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20年下半年,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清华同学还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内卷”流行开来,多用来指非理性内部竞争。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务,但获优比例并未改变。大家都鸡娃,你不鸡,就落后了。

内卷制造焦虑,想要不焦虑,就要跳出“卷”外看问题。

NO9:编程进课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年教育部对外公示的《关于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有35项中小学生竞赛受到了官方的认可,其中有关科创的竞赛项目,较去年大幅增加,总共达到11项。年底,教育部官网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稳步推动编程教育纳入我国基础教学体系,着力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提案》予以回应,称编程在未来可能成为中小学必修课。

编程越来越火,现在是竞赛项目,未来是必修课目,势不可挡地冲入前排。

NO10:家长责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1月初,一个家长一句“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冲上了热搜,家长们开始纷纷吐槽家长群。随后,多地开始陆续出台政策,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最终教育部发言:严查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继续推进学校课后服务工作。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配合是一回事,把教学责任错位成家长责任,是另外一回事。

「育经世英才,著道德文章」

标签: 教育部 高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