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饮酒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即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这是明代诗人杨继盛在《言志诗》中的诗句。
其大概的意思是,寒窗苦读40年,才能佩戴乌纱帽,想要在凌烟阁上留名,这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如何才能够佩戴乌纱帽和上凌烟阁?参加科举制是最重要也是唯一的选择。在今天,高考也有着同样的效用,许多人认为,唯有通过高考去上大学,命运才得以改变。而清华北大,则是这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最好去处。
但是,一些人并非这么认为,他们对于是否去上清华北大的问题,持有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在去年,一位16岁的广东小女孩就大放豪词,“懒得去上清华北大”。那么,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一、口出狂言
去年,某网络平台上有一个视频被刷爆了,视频的内容是一位来自广东地区的16岁小女孩洗奇琪进行一个短小的自拍。
她说:“看到高考成绩后,我都不用上高三了,这对于上学来说,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
大学的录取通常都会有几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三的考试,而不上高三,就意味着没必要参加高考。
如果不参加高考,如何被清华北大录取呢?依照往年清华北大所给出的录取条件来看,拥有外国国籍的考生可以不参加考试就直接被他们录取;其他的考生虽然要参加考试,但只要具备某些特长就可以了。
比如,刘强东的夫人就是通过特长而被清华所录取的,如此的例子多不胜数。
然而,这一位16岁的洗奇琪都不具备这些条件,她只是一个刚上完初中,然后进入高中两年的高中生。那么,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强的底气去说不用参加高考了呢?
据查,她一直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而她的同学和老师对她的印象都极深,他们说,她是学霸中的学霸,在年级的每一次考试中,基本上都能够做到名列前茅。
有些人就对此表示怀疑,既然她那么优秀,那懒得上清华北大,是不是在炒作呢?这前面也并非没有例子。
比如,2008年高考的时候,一位来自安徽的名叫徐孟南的考生断然交白卷,认为高考制度限制了他的发展。不过,从考场出来了后,他就曾到过餐馆和各类工厂打工;最终在现实生活的压迫下,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年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
10年之后,他终于被残酷的现实所打败,鼓起勇气去参加成年高考,最终成功地考上了一所专科院校。而根据他当年的高中老师们的回忆,如果他当时不叛逆,上一所二本院校基本上都不难。
那么,洗奇琪也会像徐孟南这样自己打自己脸的吗?其实,两者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一个是不想上清华北大,另一个是不想参加高考。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少年班录取的名单上来看,洗奇琪就名列其中,而且她本人也承认,2020年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启自己新的学习阶段。看来,小女孩早就胸有成竹。那么,少年班的招生标准是什么?进入少年班又有哪些用处呢?
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
根据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招生规定来看,他们主要招收一些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是成绩极其优异和突出的青少年;进入少年班之后,他们将接受到大学的教育。
少年班的出现虽然偶然,但却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变革,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它从诞生之初,就致力于探索培养特殊的大学生,想要通过兴趣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去极大地培养出
国家需要的人才。
这种教育方式一般分为两段式学科平台培养,即人们所说的2+2,前两年需要学生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后两年则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性化的学习。
而他们所学到的内容并非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或者是具备特殊性,基本上学的全都是大学所要学习的内容。那么,不用参加高考就能够上大学了,那上这个少年班有什么用呢?
三、口出狂言后的现状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说法,少年班的培养方式与普通的本科生是有极大区别的,因为他们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通常都会被引导进入科研一线,从而成为国家栋梁的接班人。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许多的计算机、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少年天才,基本都是来自于这种少年班。
相比于参加高考之后的普通本科生,极少有人能够做到他们这样,进入科研的第1线工作。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来说,他们所设立的课程是有深度要求的,而且还特别地开设了“华罗庚班”、“严济慈班”、“物质科学班”等。
这些班级的主要作用是,集中所有的资源去培育这些天才少年,既将他们的兴趣激发出来,也要让他们在自己的专长方面得到更大的发挥。
依照目前国家的改革趋势来看,大学的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基本上人人只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就可以上大学。所以有的教育学家又说,目前中国的大学早就实现了大众化,想要培养出更厉害的人才,需要通过其他的通道。
这也就意味着,上大学不一定有一个好的出路,而随着教育深度的普及,大众化会让这一种深度变得越来越浅,从而让许多人失去竞争能力。
但是少年班的培养就不一样,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队伍,从而使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技能都得到激发与培养。
由此可以得知,只要经过这种系统化和长时间的培育,从少年班出来的,基本上都能够比得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了。所以,这一位不想考上清华北大的广东少女,将来极有可能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她之所以口出狂言,与这里不无关系。
结语
大学本科教育的大众化和普遍化让许多人都感到担忧,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进入大学之后,如果自己不好好学习,或者是接触到的资源不优,那么出来以后也没有多大的前途。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担忧似乎也成为了一种现实。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不是上大学就可以的,它涉及到的是一个人的自控能力和修养。所以,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要对自己狠一点。
洗奇琪看起来像是口出狂言,不想上清华和北大,但实际的情况是,她能够进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比上清华北大还要划算。总而言之,这是他口出不逊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
《天才少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