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美妈妈:儿子意外摔伤智力受损,她决定让更多“长不大”的孩子不孤单

9月4日,“弯湾”托管中心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们弹琴唱歌。摄影均为新华社记者翁忻旸

9月4日,“弯湾”托管中心工作人员指导孩子们剥豆子。

9月4日,一名孩子在弯湾洗车行洗车。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记者俞菀、崔力)9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发题为《杭州最美妈妈:儿子意外摔伤智力受损,她决定让更多“长不大”的孩子不孤单》的报道。

在杭州图书馆的收藏展品中,有两幅特别的画作,一曰《牵手》,二曰《秋韵》,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却让很多人喜爱。

杭州江干区有一家洗车行,门面装修并不起眼,却总有车辆排队光顾,不少还是豪车,许多车主甚至专门绕上大半个城市的远路过来。

这些故事,都和一个叫“弯湾”的地方有关,而故事的主角,是一群“长不大”的孩子。

(小标题)“他们要走一些弯路,他们需要爱的港湾”

这群“长不大”的孩子,有一位共同的妈妈,名叫徐琴。

29年前的一天,徐琴不满两岁的儿子弘毅意外摔伤,从此成了一个有多重障碍的孩子。脑外伤后遗症并发,癫痫发作最多一天达10多次。智力严重受损,视力时好时坏,两侧身体均有瘫痪。

“4岁时,弘毅的眼睛忽然看不见了,医生确诊为双目失明。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抱着他往医院的楼上冲,心里只有一个念想,就是爬到最高处跳下去。”不知走了多少台阶,孩子的哭声把徐琴惊醒,“他的小手紧紧地抱着我,我感受着他的心跳和体温,泪如雨下。这是我一生中作为一个母亲最不负责任的事情。”

从医院楼上下来,抱着孩子回家,徐琴似乎完成了某种作为母亲的“蜕变”。此后经年,徐琴始终牵着儿子的手,也牵起了许多“同病相怜”的孩子们的手。

从杭州市杨绫子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孩子该怎么办?儿子毕业的那天晚上,徐琴一个人跑到学校门口大哭了一场。“恐惧、迷茫、无奈、不知所措,弘毅可能当时并不知道毕业意味着什么,而我的感受很强烈。”

在那个年代,很多特教学校毕业的孩子,只能长时间待在家里“嗷嗷待哺”。父母不是不想他们接触社会,而是怕他们被“伤害”。一句邻里间的感慨,一句无关痛痒的闲言碎语,对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来说,都可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几经辗转,徐琴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把儿子的同班同学重新召集起来,专门聘请刚刚退休的特教老师和阿姨照顾他们。这个决定得到了学校和其他孩子家长的支持。

2009年9月1日,杨绫子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间小教室里,只有7个孩子的“弯湾”托管中心成立了。

为什么叫“弯湾”呢?徐琴说,第一个“弯”,是指这些孩子不是那么完美和挺拔,人生道路上要走一些弯路。第二个“湾”,就是港湾的意思,希望他们有可以依靠的地方。“在为他们做一些点点滴滴小事的时候,自然为他们形成学习工作生活的港湾,如果把它升华,那就是‘爱的港湾’。”

(小标题)“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徐琴坦言,一开始创办“弯湾”是有私心的。就是想给儿子找些小伙伴,让他不再孤单。渐渐地,“弯湾”的孩子从7个变成了10个、20个、35个,她觉得自己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责任了。“我受不了他们渴望的眼神。他们的情感是那么丰富和直白。我想,他们的所需所求,才应该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买菜、洗衣、做饭、打扫,这些在普通人看来驾轻就熟的事情,“长不大”的孩子们却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菜场、超市、银行、地铁公交车站、人行横道线前……最初,“弯湾”的课堂就设在这些生活场景里。

“一段200米的路,走10遍记不住就走上20遍、30遍,一个动作一年学不会,就反复训练5年、10年。”生活辅导老师金燕说,“教这些孩子,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就是绝对的耐心。”

在此基础上,“弯湾”设计并培训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2014年开始,弯湾书屋、便利店、洗车行、无人超市、保洁服务队等相继成立,孩子们迈出了真正走向社会的那一步。

“欢迎光临!可可、诚诚、静静……干活了!”每当有汽车开进洗车行,带队的心怡总会这样吆喝伙伴们。“蓝色擦车门、红色擦坐垫、黄色擦轮胎……”反复念叨着口诀,五六个孩子拿着不同颜色的毛巾一拥而上,专注地擦拭着相应部位。

“弯湾的孩子们了不起!”穿过大半个城市来洗车的房地产公司老总王先生说。“孩子们脸上的笑容,特别有治愈力。”洗车行的老顾客柏女士说。

老师家长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因为工作而变得自信,又因为自信而拥有了更多机会。

2020年6月开始,“弯湾”孩子们的五十幅画作在全市各级图书馆巡回展出,其中两幅被杭州市图书馆收藏。“当时,大家都在为画展取什么名字发愁,一位孩子的妈妈提到了袁枚的那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一听,就是它了,没有比它更贴切的了。”徐琴说。

(小标题)相信“小”的伟大 守护“小”的力量

“弯湾”的每个孩子都有一张工资卡。每个月的第一天,徐琴会把微信、支付宝里的营业款转换为现金,第二天,把现金给孩子们,由他们自己存进工资卡里。“每个月的这一天,孩子们都特别欢乐,你从他们的背影里就能看出来。”

到了周末,孩子们会拿着自己的工资卡到父母那里“炫耀”:“去超市,我请客。”这是孩子们“忽悠”爸妈的拿手戏,因为真到了买单的时候,他们的工资卡全都藏起来了。

就是这些“吝啬”的孩子,却会在过年的时候,做出一件特别慷慨的事情。

“孩子们会提早几天,到银行里把工资取出来,认真地塞到准备好的红包里。大年三十晚上,毕恭毕敬地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不知道有多少家里,那一顿年夜饭是带着眼泪的快乐。”徐琴说。

据悉,创办11年,“弯湾”的名气越来越响,得到的关注和帮助也越来越多。“弯湾”登记在册的志愿服务团队有近100个,志愿者超过2000人。

杭州功勋志愿者郑国树,曾受邀拍摄被评为杭州“最美妈妈”的徐琴,此后便与“弯湾”结缘,他说自己“弯进来了以后,就再也没能弯出去”,他希望“弯湾”的模式可以辐射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徐琴查过资料,仅在杭州地区,存在心智障碍的孩子就超过3万人。如果有机会,她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妈妈,帮助几个孩子。

“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我觉得,活动是最好的康复。弯湾是个港湾,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们能划出这个港湾。”徐琴说,“弯湾”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可以更有力量去划动手中的桨。“这些孩子虽然不完美,甚至很弱小,但要相信‘小’的伟大,守护‘小’的力量。”

杭州亚运会即将召开,亚组委正式授旗“弯湾亚运啦啦队”,杭州市政府给予了 “弯湾”托管中心一块崭新的活动场地。“一楼做开放式体验厨房,二楼用于康复性的体能训练……”徐琴兴奋地与记者分享着对未来的畅想。

一路走到今天,是不是特别辛苦?这是很多人都会问徐琴的问题。每当这时,她总会想起“弯湾”的孩子们,有的牵着她的左手,有的在她右脸亲了一口,一声声“妈妈,妈妈”此起彼伏。

“我生活在蜜罐里啊”。徐琴说。(完)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