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带5岁儿子去考研现场,背后的真相是?

21考研已经结束了,在大家关心题目难度如何时,我却被一条新闻吸引了注意力。

12月26日,也就是考研的第一天,济南的李女士带着5岁儿子在考场外站了一个多小时。

这么冷的天,为什么要在考场外站着呢?

难道是家里有人考研,特意在门口等待?

错了!这位母亲是在带儿子感受考研的氛围。

她说自己的孩子还有16年左右,大约5840多天就要考研了,带孩子过来是让他感受考试氛围。

虽说这位家长的行为有些操之过急,但不可否认的是,考研已经成了当下的一种趋势,它已经对就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读研,为啥?

数据显示,“就业前景好”(54%)和“职业发展需要”(51%)是2019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读研的最主要动机。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通过读研而进入“名校”的愿望较为强烈,53%的学生表示读研是因为“想去更好的大学”。

从实际情况来看,2019届地方本科院校读研毕业生中,进入“双一流”院校深造的比例占41%。可见,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大学生通过提升学历以增强个人竞争力的需求也愈加明显。

学历提升了,就业会更好吗?

如前所述,职业发展是学生读研的首要动机,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研究生群体未来的就业质量是否会提升?

从毕业短期来看,学历提升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优势,不过从职场中期发展来看,就业质量在学历提升和未提升群体间出现了一定的差距。

举例来说,2014届本科毕业五年后学历提升人群的月收入为10408元,比同届学历未提升人群高725元。

对于“双一流”院校毕业生,这一增幅更为显著,学历提升人群的月收入为13027元,相比未提升人群(11883元)高出1144元,增幅为9.6%。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历提升除了带来经济回报外,对学生的职场感受也带来了积极影响。

“二战”,难吗?一个字:难

随着考研人数逐年剧增,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长。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

从2016年到2020年,辽宁省考研人数中往届生比例从34.5%增长到了41.8%;

湖北省往届生考研比例则从2016年的34.45%增长到了2019年的39.43%。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麦可思数据也显示,近年来“矢志考研”的往届生越来越多,毕业半年后未就业并且“准备继续读研”的比例从2016届的1.9%上升到了2019届的4.0%。

这些“二战”甚至准备“长期作战”群体“战况”如何?数据分析显示,2015届本科毕业半年后计划继续读研的人群考上研究生的比例为55.4%,到了2016届,这一数据下降到48.2%,体现出考研难度进一步加大,仅不到半数人成功“上岸”。

该怎么选择?

根据麦可思所提供的数据,一般来说,只有不到一半的“二战”的考生能够成功“上岸”,那么那些“二战”还没有“上岸”的往届生该怎么办?

我这里为大家提供一种免试入学的读研方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学同等学力申硕。申硕研究生免试入学、两年拿证,对于在职考研的往届生来说,这是最合适的读研方式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且中南财大属于双一流院校,其金融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声誉高,未来就业好。

同等学力申硕能给同学们带来的优势,绝不仅仅是学位证书,还有知识、平台、人脉等等。

不过,不同的读研方式适合不同的人,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综合考虑,希望大家都能读研成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