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退休老教授:家长往“死”里管孩子这3点,将来想不成才都难

如何管孩子?什么时候管?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是大多数家长教育孩子时往往都做反了。很多家长是等孩子上小学之后再严加管教,在孩子小时候反而不怎么管。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这个时候家长没有严加管教,等孩子的习性定型后,再想管孩子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也很难去掉小时候的一些恶习。

英国精神病研究学院卡斯比教授同精神病专家们曾做过一项调查,为了弄清楚“3岁时的性格和行为对一个人一生中起到多大的作用”。挑选了1000名3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划分,23年后再进行比较时发现这些人的性格、行为和习惯与3岁时没有什么出入。

因此卡斯比教授总结:孩子在3岁前所养成的习惯就像海绵一样吸收,也就是说3岁时孩子的表现会影响一生。所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并不是空穴来风。

因此,父母们对孩子的教育从3岁时就要开始了,家长要如何管孩子呢?在孩子小时候又要重点管什么呢?一位从清华大学退休的老教授对我说:“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要想让孩子将来成才,在7岁前要往“死”里管孩子这3点"。

1、管住孩子的欲望

孩子也有欲望,有喜欢的东西想要拥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答应孩子的请求,否则会让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大,慢慢迷失自我。分不清哪些东西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为了心里满足想要拥有,孩子的欲望就会无限被放大。

在孩子小时候家长一定不能惯纵孩子的欲望,这是清华老教授的警告。避免孩子从小就养成喜欢攀比的行为,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要管住孩子的欲望,只在合理范围内答应孩子的请求,才能让孩子有正确的价值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管孩子的懒惰

有些父母拿孩子就像宝贝一样,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生活中更是十分宠爱孩子,一点活都舍不得孩子做,甚至会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照。父母这样做无疑是在培养一个“懒惰”的孩子。

要知道每一个懒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勤快的父母”,而孩子懒惰成性不仅会影响孩子学习,将来也难以做成大事。所以,这位清华老教授建议家长在孩子7岁前家长要往死里管孩子的“懒惰”,让孩子独立成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管孩子的专注力

同一个班级之所以会出现“学霸”、“学渣”的区别,其实并不是孩子们的智商有多大差距,往往问题的根本出在专注力上,据这位清华教授说:“这些清华的孩子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专注力都十分强”。

如果一个孩子在时候没有养成好的专注力,将来在学习时就会难以专注,所以,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十分重要。孩子的专注能力从3岁起就可以培养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有时孩子盯着某一个物品会看好久,给他一个玩具也能专注的玩一会,其实这都是孩子专注的表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这期间家长最要的就是不要打扰孩子,并且,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专注力训练的方法。例如玩专注力游戏、专注地看一会书,或者专注的观察一个东西,生活中让孩子处于专注的状态有很多方式,家长都可以利用起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也可以用绘本书中的游戏对孩子进行训练,例如这套《好奇陪你学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就很不错。这套书适合3-7岁的孩子使用,总共有7册。让孩子玩走迷宫、找不同等游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而这些游戏都融合了数学、英语等常识知识,能够让孩子在训练专注力的同时还能训练到逻辑思维,对孩子的记忆力、判断力、观察能力等都有提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书中为了让孩子有兴趣做下去,不仅画风有趣还有附送贴纸游戏。许多孩子在做过这套游戏书后,专注力都提升了不少。如果您也希望孩子未来学习时专注、不溜号,陪孩子一起做这套游戏书,孩子的专注力一定会慢慢养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