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初读因画风粗糙感觉被骗,共读时发现是宝

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选择绘本,其实对于儿童绘本,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一本绘本能够激起孩子的兴趣,能够让孩子从中得到学习,那便是好的绘本。

刚拿到《小熊和最好的爸爸》这一系列绘本还没进行亲子共读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这样的:这绘本绘画这么粗糙,怎会是畅销童书,我应该是被骗了。可当我拿出绘本开始进行亲子共读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真是一个特别棒的儿童绘本系列,简单,易懂,有趣,最重要的是孩子特别感兴趣。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主要讲述的是熊爸爸与小熊在一起的一些生活细节和趣事,从这些细节和趣事中,熊爸爸通过实践教会小熊一些生活技能和人生道理。这是一本注重父子情感交流,注重对世界的认知,注重小伙伴间的友谊,注重亲子关系间的信任与支持,注重实践的绘本,亲子共读还可以让孩子从有趣的故事中感悟到一点人生哲理。

绘本一共有7册,每册22页,分别为:《世界上最好的爸爸》、《聚会》、《做游戏》、《搬家》、《当厨师》、《看世界》、《我长大了》。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绘本

该系列绘本的作者,阿兰德·丹姆,是荷兰著名儿童作家,被赞誉为“荷兰最懂爸爸的爸爸”。阿兰德·丹姆一开始在社会学院学习社会工作,在成为父亲角色后,才开始写作。也正是因为角色的转换,才使得世界上多了一位伟大的儿童作家。

目前他已出版包括《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甜甜圈和焰火》、《1,2,3,4,5,6,7》、《理想的父亲》、《父亲指南》等百余部童书作品,其中《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最为中国读者熟悉,也是国内出版的最早的关于爸爸的图画书之一。

(阿兰德·丹姆)

亚历克斯·沃尔弗,绘本绘画作者,1958年出生于荷兰,喜欢绘画动物,出版了一系列的以动物为主角的童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一、绘本以爸爸视角进行展开,强调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市面上关于爸爸的绘本不多,可以说很少。且在现实生活中,爸爸的角色经常会被忽略,因为工作或其他关系,陪伴孩子时间最多的往往是奶奶和妈妈。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这本绘本是以爸爸与孩子的互动关系为主线进行展开的,熊爸爸陪小熊《玩游戏》,陪小熊《当厨师》,陪小熊《看世界》,陪小熊《聚会》等,每一个主题里面不仅表达了爸爸与孩子之间的爱,同时也提供了一些爸爸与孩子之间互动的素材,而这些素材是非常值得爸爸们借鉴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绘本贴近生活细节,在亲子共读中可以有很强的代入感

以《当厨师》为例,小熊爸爸带着小熊做了很多食物,“鲜花沙拉”、“烤土豆”、“神秘面包”、“香蕉汤”等,在这过程中,熊爸爸让小熊完全参与到食物的制作中,既满足了小熊的好奇与兴趣,也丰富了小熊的技能。

小熊提出要做什么,熊爸爸也不会予以阻止,而是引导。可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总会以孩子太小或者危险为理由去阻止孩子尝试一些新事物,又或者觉得做饭这种事情从来就不是孩子该学的,他的任务是功课。更为重要的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爸爸自己本身是不会做饭的,更别说带孩子体验。

而《当厨师》的意义在于它无形中强调了厨房不是妈妈专属的地方,它赋予了爸爸厨师的角色,更要求爸爸跟着孩子一起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厨师》绘本插页)

三、绘本以动物视角,进行拟人化的绘画与描述,孩子可接受度更强

若单纯的描述人物关系,可能对于孩子来说太过抽象,不容易被理解。但孩子对动物都有一种别样的兴趣,《小熊与最好的爸爸》以熊这个动物进行拟人化贯穿始终,再以其他动物作为辅助,再结合每个动物本身的特点,能够更好的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插页)

四、绘本注重在父爱与实践中教会孩子成长

《全世界最好的爸爸》这一册中小熊不想睡觉,趁着爸爸睡觉的时候偷偷跑出去了。他觉得爸爸让自己睡觉很讨厌,想知道是不是别人的爸爸也这么讨厌。小熊出去,熊爸爸没有阻止他,他出去溜达一圈回来后,觉得还是自己爸爸最好。

《搬家》这一册,小熊的家被雨淹掉了,熊爸爸带着小熊踏上了寻家之路。一路上,他们碰到了各种动物的'家',在遇到一个“家”时,熊爸爸都不会直接告诉小熊说,这个家不适合我们。而是引导他自己亲自去“住”一下,去感受这个“家”适不适合他们。

最终,他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家。《我长大了》这一册中,在小熊尝试各种事物遭受到伤害后,熊爸爸都会教育一番,而且他总会强调“一头大熊”该怎样怎样,这就很像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男子汉”,赋予孩子一种“大人”角色,教会孩子仔细观察,学会思考,遇事冷静处理等,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长大了》插页)

那么《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绘本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爸爸的力量:孩子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引路人

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研究表明,父亲作为亲子关系中的“最重要他人”,在儿童的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认知、社会性交往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推动儿童社会性发展。

通俗点说,父亲就是孩子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引路人。那么,引路人该怎么引路?其实爸爸和孩子在一起,并不需要过多的干涉,陪伴就够了。曾经有个朋友向我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交流。我告诉她,你让孩子爸爸陪孩子读读绘本试试。

一段时间后,她跟我说,自从爸爸陪孩子读绘本后,孩子变得活泼了,以前不爱说话,突然就会说很多话了。你看,这就是爸爸的力量。读绘本,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都能对孩子有着很深刻的影响,但这影响却又是不同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放低姿态,站在和孩子一样的高度,很多亲子间的问题便会豁然开朗

樊登曾说过,为了孩子,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忘掉自己的优秀和身份,因为我们拥有多少知识,有多优秀,与我们懂得教育孩子的原理和理念是两回事。现实中大部分家长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阅历和经验使得家长们不自觉的会对孩子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但孩子的高度很低,没有阅历没有经验,他的视角和我们视角注定是不一样的。而当这种冲突产生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去否定他。但其实,如果换种做法,抛开自己的身份,尝试用孩子的视角去解读,去沟通,这样或许更能解决亲子间的矛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亲子间的爱,也可以是始终不渝的信赖和巧妙的支持

有多少家长曾对着孩子说,这个你不懂,那个你不会。也许,作为一个身心都不成熟的孩子来说,很多事情的确无法完成,而作为家长,我们一下子就能分辨出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但在孩子还没体验一件事情之前,我们就直接去否定他,会让孩子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产生退缩心理,甚至是不自信。所以,家长完全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多点体验,多点尝试,支持他,信任他,只有他自己体验过,尝试过,努力过,他才会懂得这件事的真正意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么,如果满分100分,作为爸爸或妈妈,你给自己或孩子爸爸打多少分?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