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点高中也会淘汰部分“优秀”的学生?老师:其实早已注定

现在中考的录取率在50%左右,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可以说,能考上高中的学生都是小学和初中成绩不错的学生,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那更是小学和初中的“尖子生”,但是,考入重点高中并不等于就进入了大学的“保险箱”,重点高中的“保优率”也不是100%,有部分学生,在重点高中也会被淘汰,无法考上本科。

那么,那些被淘汰的学生,有什么共同点吗?高三老师根据长期观察,这三类学生最容易被淘汰,而这种淘汰,早已注定:

第一,心理素质差的学生

我把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位,因为这个因素的影响是最大的。有些学生小学和初中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是这个优秀,只是小范围内的优秀,因为小学和初中,没有大范围的“联考”,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对孩子的实际水平缺乏正确的定位,而中考虽然是一次大联考,但是由于题目并不难,仅凭一次考试,考出来的成绩,有一定的偶然性。

到了高中,需要重新进行排名,成绩越优秀的学生,考入的学校越好,周围的高手越多,竞争越激烈,只有在这个激烈竞争中迅速适应和提升的学生,才是高手。

但是,有的学生依然沉浸在“历史”的成绩中,无法正确定位,结果在高一经过一两次考试,就被击垮,一蹶不振,有的甚至因此休学和退学,高一开始,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高峰期。这种抗挫折能力差的学生,是首先被淘汰的学生。

第二,自律性差的学生

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也并不都是自律性强的学生,有的学生来自”管的严“的初中,有的学生父母初中“看得紧”,有的学生辅导班“上得多”,其实他们并不自律,但是在外部力量的督促下,成绩依然还是不错的,在成绩的刺激下,依然能坚持学习。

经过中考的”洗礼“,考上了重点高中, 无论是家长和学生都松了一口气,殊不知,这是非常危险的开始,因为高一开始的课程,无论从数量还是难度,都是初中无法比的,稍微松懈,成绩就会严重下滑。

有的学生,高中开始住校,开始接触不同地方的同学, 在相互学习的同时,也可能会学有些坏习惯,比如有的学生开始迷恋手机,因为住校,把手机带到学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依然玩游戏或者刷视频、聊天, 这类学生从高一基本上就垫底了,有的还会因为沉迷游戏而被迫退学。

高中阶段的学习和考试方式,对于学生的自律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应该学会主动学习,因为这是更高一个阶段的要求,而有的学生,从小就没怎么放手,这个时候猛然放手,就会因为自律性差而被淘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三,学习方式呆板的学生

还有一类学生最可怜,他们明明学习非常认真努力,成绩却不断下滑,占据班级后几名的位置,这部分学生,不是不学习的学生,而是不会学习的学生。

初中各科内容,考查的概念和简单的规律、运算,背诵的成分比较多,即便不理解,也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记下来,有的学生理解能力不行,靠着努力依然能考高分。但是,到了高中,各科都重视理解,即便是政史地这些学科,单纯依靠记忆也考不好,更不要说物化生这些学科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以最难的物理为例,打个比方,初中物理就如同要求你从家到学校,你可以记住几个公交站点,就算知道怎么去了;但是高中物理,要求你走着去,还要求你在某个地方变换路线,遇到几条路,让你自己选择最合适的道路,这可不是通过记忆就能到达的。

跟很多同学和老师交流,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现在很多初中老师,只是站在初中的要求上教学生,更多的是给学生”灌输“,不给学生讲透,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这些学生初中虽然考了高分,但是长期形成了依靠记忆和刷题,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所以到了高中,那些看似调皮的男孩,反而后劲很足,因为他们没有非常努力拼时间,也考得还可以,其实他们不是不学习,而是更喜欢动脑子,因为偷懒,逼着他们动脑子学习,可以节省更多玩的时间,所以这些学生往往语文和英语不好,到了高二、高三,当他们全身心放在学习上时,成绩就开始起飞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有些长期很努力的学生但是成绩却不是很好的学生,往往都是学习方式呆板的学生,他们是用身体的努力,掩盖大脑的懒惰,用战术上的努力,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这类学生,成绩不仅很难提升,还会因为身心疲惫,成绩下滑,最终可能被淘汰。

所以,最后高手之间的竞争,无非就是”自律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比拼,注重这两方面能力培养的学生,即便成绩不好,也是暂时不好;如果没有这两方面的能力,即便成绩不错,也只是暂时不错。自律能力,决定学生的下限;自学能力,决定学生的上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