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体育课留作业合适吗

今天故事的主题是

体育作业

1

2017年,有人在知乎上问,语数英、物理化史乃至美术音乐这些课程都会布置作业,为什么唯独体育课从不布置作业呢?一位资深体育老师在下面回复,一是体育作业确实难以检测;二是学生执行力难以保证、家长配合难;还有第三点,体育老师基本是蜡烛型园丁,没必要死磕。

这位网友和老师肯定没想到2020年的政策变动,体育老师不用再牺牲自己,照亮语数英了。教育部强调,接下来体育课也要布置作业,“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但是体育课作业必须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我们的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 体育作业要来了,体育老师终于可以不用生病了。

对于教育部的这一改革,网友们想法很多:

体育课要布置作业,是指用体育课布置语数英作业吗?

放心,以后会有体育知识出现在考卷上,然后给学生考。

要是体育作业太多,孩子们会不会爱上语文数学?不会的,人急了什么都做得出来,除了数学。

2

在很多学校,不是“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是现阶段已经在实行了。从家长的反馈看,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固然有积极的一面,可以直接督促学生们的体育锻炼,但更多的还是体育作业与主流课程产生的矛盾。

第一,学生睡觉的时间又少了。

在体育的高考分数没有明确提高时,语数英等主课依然是学生们主要花精力的对象。这样一来,体育作业增加,学生们的休息时间。就像微博上家长反馈的,“多上几节体育课,让学生见见体育老师,知道长什么样可以了”,“每天必须上一节体育课就很好,留作业大可不必,孩子接回家天都黑了”。

第二,累的是家长。

体育作业不止是学生的作业,还是在给家长加作业。在一些学校,“亲子健身”作业已经是固定的家庭作业,家长要求陪伴孩子或者与孩子一起完成体育作业。

码哥同事孩子今年6岁,幼儿园大班,上学期因为疫情一直在家,老师就在群里布置了体育作业,要求他们在家也要动起来。家长负责记录孩子动起来的视频,一周提交一次视频。为了在观感上更出众,家长们还要费心思尝试视频软件。学校开学后,体育作业更丰富了。放学后,家长要监督孩子练习跳绳和拍篮球,每天完成固定的量,录制好视频发在家长群中由老师检查。

当以上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时,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学生完成语数英作业已经10点多,刚准备拉上家长一起做体育作业时,发现他们已经累得睡着了。

3

体育作业完成难度大,在疫情期间就已凸显。

疫情期间,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体育直接与学生的学分和成绩挂钩。学生借用家里的各种场所运动,有的在床上游泳,有的在沙发上做仰卧起坐,有在客厅里拉伸。有个段子这么来形容体育课的躁动,“孩子要做的,是在客厅里跳绳跑步;家长要做的,是跟楼下正在上直播课的邻居道歉。”

体育老师的直播课,更像是一个人的表演。有时道具不够,还得借用大米和矿泉水做道具。自从开始网络教学后,体育老师也短暂地实现了满勤,不生病也不突然有事了,一周时间上完了一学期的课。据说有个班上体育课要先集体冒泡考勤(群名“瓦利宝”意指volleyball,本节为排球课)。

然后再集体动起来,至于动得怎么样,体育老师确实难以检测。

4

从中国的学习传统看,如果真要开始增加体育作业,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什么?

体育补习。

语数英作业是脑力活,体育作业则是技术活,不是多上几节课就能提高的。去年底,云南省发布中考改革新政策,将体育分数提升至100分,与语数英并列,这比布置体育作业有力度多了。新政策从2020年新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执行。

但很快有人发现了新的难题。体育占100分,初衷是好的,但体育需要长期锻炼,课后离开学校,学生找个好地方跑步都难,拉引体向上也得有个单杆。教育局至少得联动其他政府部门,在城市里增加一些单双杆才行。在这之前,只能报个班学学其他运动项目。

中新网也报道了一个案例,北京实验学校小学部去年寒假前给一年级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内容是每天跳绳300个、跑步15分钟、坐位体前屈5分钟。一位家长称,为了增加孩子锻炼的内容和时间,特意给他报了游泳班和跆拳道班,游泳课一周3次,每次90分钟,训练量接近2500米。

5

体育课该不该留作业?

至少从目前看,教育部需要权衡个更具体的作业方式,只把文化课作业减下来还不够,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危机。比如数学老师会生气——数学这么差是回家就知道做体育作业吗,难道数学不比体育重要?

以有趣对抗无趣

有马体育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

标签: 作业 教育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