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不分场合的大哭大闹,家长别慌,一个费盐实验让娃自觉控制音量

文丨饭饭妈

几乎让每个妈妈头疼的问题都是孩子经常不听话,或者是不分场合的大吵大闹,尤其是在孩子年纪还比较小的时候,这种情况出现的次数就会更为频繁。

虽然大家默认孩子都不会太安静,也都比较理解孩子爱吵闹的天性,但如果孩子在人多,或者特别安静的地方,仍然不听家人的劝阻吵闹的话,相信妈妈们真的忍不住想揪住孩子暴打一顿。

网上曾讨论过关于熊孩子的问题,下面的网友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各种被熊孩子气到的事情,其中关于孩子在公众场合吵闹成为了被提到次数最多的事。

一位网友讲到在汽车上,本来大家都太累安安静静的休息了,一个已经六七岁的孩子,忍不住在汽车上来回跑,而且还大吵让周围人睡不着。

即使他的妈妈不停地斥责他,孩子仍然没有停止,这也引起了周围人的不满,大家都觉得孩子影响到别人了休息,很没有礼貌。

而且在这条消息下面的评论也是出奇的一致,很多人都和他有一样的经历,大家都说对熊孩子真的是无可奈何。

但也有家长表示自己也想了很多办法阻止孩子哭闹,但是都不奏效,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然而,其实对待部分场合吵闹的孩子并不是没办法,家长想要孩子自觉地控制情绪的话,如何让孩子切实深刻地感受到吵闹的危害很重要

下面这个实验的方法可以学一下,能很快让孩子意识到吵闹的负面影响。

“费盐”实验让孩子自觉控制音量,从此家长不怕孩子不听话

家长想让孩子听话的话,首先得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吵闹,给他人和环境带来的负面效果,“费盐”实验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首先,家长可以准备几个一模一样的杯子,然后用轻薄的保鲜膜遮住,不要让空气进入。

并且在保鲜膜上面放质量相等的盐颗粒,然后取出其中一个杯子,让孩子对着杯子口发出较大的声音,并且持续时间最好久一些,以让孩子明显的观察到杯口上盐粒的变化。

然后,家长再让孩子取出另一个杯子,让他同样发出声音,但要比第一次要低一些,让孩子观察盐粒反应。

最后,取出第三个杯子,让孩子用很低的声音对着杯口说话。通过让孩子观察三个杯口的盐粒所发生的变化,让孩子意识到不同分贝的声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用最大声音对着杯口叫喊时,杯口的盐粒会剧烈振动,而较低的声音振动感会相对小一些,声音最小的则几乎不振动。

家长在与孩子分析“费盐”实验时,想要让孩子自觉意识到声音给人带来的影响,可以在与孩子一起观察盐粒的振动情况,告诉孩子这种实验结果,在人的耳朵中也会产生一样的效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比如可以这样说帮助孩子理解:你看这些盐在你声音较大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害怕呢?它们跳起来就是因为想藏起来。我们在外面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声音太大容易把其他人也吓到。

而且也会让别人和自己的耳朵受到刺激的,我们的耳鼓膜在接收到这样的声音后会跟上面的盐粒一样振动,感觉非常难受,所以我们以后在外面尽量音量适中好不好?

相信孩子在看到如此脆弱的身体器官,在受到声音的影响后,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以后就会主动降低音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孩子在外大声吵闹?

1)提前约束

家长在带孩子外出前就要和孩子讲好,如果想出去的话,当看到某些东西、想要某些东西或者感到无聊等情况时,不能通过吵闹,或者影响周围人的方式让父母妥协。

因为这种方式对家长是不奏效的,如果有一定的需要,可以和父母一起商量。

但是家长也要注意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选择权的,平时能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哭闹内心的真正想法,然后再慢慢帮助孩子改变爱大声吵闹的习惯。

这样孩子在下次想吵闹的时候,就会先考虑好,用沟通取代直接大吵大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以身作则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如果想要孩子不在外大声吵闹的话,家长自己平时说话就要控制音量。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看到别人睡着时,为了不吵醒他人可以轻手轻脚地走路,或者说话低一点。

而且还可以多带孩子看一些在公共场合的不礼貌行为,同时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给孩子起到警示作用。

3)转移孩子注意力

有些孩子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是感到很无聊时,就喜欢通过吵闹的方式,吸引家人和别人的注意,想要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家人陪自己玩。

这时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小玩具,或者和孩子玩游戏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而且在孩子平时外出表现比较好时,家长也不要视而不见,可以多赞赏孩子。

比如可以说:“今天宝宝在外面没有吵闹,真的好棒哦,相信下次我们还能做到这么棒!”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外不吵闹是正确,并且能受到家人鼓励的行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父母在面对吵闹的孩子时,第一反应是采取打骂的方式阻止孩子。

但打骂的方式不仅对亲子关系不利,还可能引起反效果。家长第一时间应该是和孩子耐心交流。

因为只有了解到孩子真正的想法后,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走到正确的方向。

吵闹虽然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分场合的吵闹,才是一个孩子真正有素养的表现。

而想要让孩子成为有素质的人,就要从小进行正确的引导。

孩子从小就能学会尊重别人的话,在成年后也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也更懂礼貌而且能换位思考,这样才更受大家欢迎。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