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鸭2021高考人!冲击名校绝佳机会,强基计划必须了解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同时,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如今,一年已经过去,但小编时不时还会收到家长的咨询,大部分问题都是围绕“什么是强基计划”“怎么参加强基计划”“要不要单独考试”等,小编今天就从什么是强基计划开始,将报名到录取等事宜一一道来,家有高三生的家长们赶紧拿起小本本记下来哟~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也就是说,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通俗点来说,强基计划选拔主体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少数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人才。

招生专业范围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也就是说,高校每年招生的专业可能略有调整,有志报考强基计划的同学,记得关注高校的招生简章哟~

如何报名

据小编观察,各高校均有自己的强基计划报名平台。此外,高校招生简章中,会注明招生专业和计划,报名条件、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等内容。

还是那句话,记得关注高校的招生简章!

说到这儿

咱不得不说强基计划的报考流程

看完后快来做时间规划吧~

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3月底前

试点高校发布年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4月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网上报名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6月

所有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6月25日前

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有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

6月26日前

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学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

7月4日前

高校组织考核。

7月5日前

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并公示录取标准。

※ 仅供参考,具体日期以高校最新公布的为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到这儿大家会发现,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因为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录取中将起到两方面重要作用

一是作为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强基计划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二是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强基计划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做法,高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综合地评价。

录取方式

强基计划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这里提到了两种模式:

● 一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 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一句话总结:一是按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和考生志愿,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二是对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入围。

强基计划试点院校范围有哪些?

强基计划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

高校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高校培养方案

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后,咱们再来说说大家十分关注的如何保障公平公正问题。

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答记者问是提到,强基计划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程序,建立更高水平的公平保障机制。

一是严格高校考核。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有关要求组织实施高校考核,笔试、面试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

二是完善信息公开公示。规范公开内容,主动接受监督。三是加强违规违纪查处。将强基计划纳入巡视和督导工作范围,建立动态准入退出机制。对于违规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稿件整理 | 小编亚亚

页面编辑 | 小编溱溱

值班主任 | 小编鲜鲜

编 审 | 小编崔崔

在看”的永远18岁~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