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娃将来考不上好大学?比考大学更难的考验,很多家长还未发现

文|文儿

身为家长,尤其是鸡血派家长,一定对“鸡娃”“上岸”“内卷”不陌生。如今人人都希望孩子能尽早学、学得深、学得多,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在一众人群中脱颖而出,考上好初中,进了好高中,进而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可以说,如今家长们给娃报的课外培训班、各路兴趣班,最终都是为孩子考上好大学服务的。上了好大学,将来才有可能有好工作,过上相对自由且富足的人生。就算考的不是好大学,起码也得拼力拿个大学文凭,这样毕业后才不必做苦力讨生活。

但家长们在埋头鸡娃的时候也应该抬头看看外部形势,免得因为自己的认知短板而走了弯路,影响孩子以后而不自知。

其中很多家长不了解的“认知短板”是:考大学并不难,考高中要比上大学难多了。

大学录取率越来越高,中考录取率越来越低

据估计,目前大学的录取比率已经高达80%,当然这里面含有三本和一些民办大学。而高中的录取率却很低,只有一半左右。

拿中部某高考大省举例,2019年该省有141万名初中考生,但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只有73万,相当于中考录取率不到51%。

而它的邻居陕西省,也曾在今年有关普高招生的文件中指出,将来职高和普高要达到5:5的比例,而且这是全国的大方向。

也就是说,只要上了高中,想上个大学还是相对容易的,毕竟大学每年都在扩招。但想上大学之前,请务必保证你能上得了高中,因为中考是道分流线,会将近一半的学生分流到中专和职高学校。

由此可见,一味将目光盯在高考起跑线、却忽视了中考这道大坎的家长,这不是目光长远,而是认知有短板。

结论是:中考和高考同样值得重视,甚至中考的重要性更大一些。

如何应对“中考难”?

放平心态,认清孩子

身为家长,首要任务是认清孩子的优缺点,帮助孩子规划学业方向,其中就包括中考后的选择。

如果孩子读书资质差,在其它方面却有爱好和长处,不走高考这条路也没什么。我身边就有两位家长,因为看到了孩子在读书考试中的种种难处,也发掘到了孩子在厨艺和机械维修上的闪光点,在孩子中考后直接报名职高,想让孩子走一条靠“一技之长”吃饭的路。这没什么不好。

但如果自家娃学习努努力就能赶上,也没有其它很明显的兴趣和特长,那还是老老实实拼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毕竟这条路虽然难走,但稳妥。

别被“快乐教育”扰了心智

决心走这条路的家长,就不能被所谓的“快乐教育”给带偏了。

毕竟高考中考都是选拔机制,过程就是优中选优,只有让孩子超出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他才可能脱颖而出。

因此,小学一二年级时,家长还可以打着让孩子寻找特长和兴趣的旗号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特长班,到了三年级就要开始往学习上使劲。了解本市乃至本省五六年级和初一孩子的顶尖水平,以此为目标,“法乎其上,得乎其中”,老老实实走鸡娃路线才好。

【话题讨论:你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欢迎关注【小屁孩儿】,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儿童发展,时尚教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标签: 大学 中考 高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