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护士给女儿做核酸检测不敢相认,榜样教育,要优于一般教育

2021年的开局,有些眼熟,也有些眼红。

新冠疫情下,人类与病毒所做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辽宁省省会,沈阳市,因一位从韩国归来的尹姓老太太,

没有严格遵守14+7的规定,将疫情引爆全城。

自律这件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过。

而两相对比之下,一个年仅7岁的小女孩和她的“阿姨妈妈“,

却让我们看到了何为铁桶般的严格自律,以及疫情下的浓浓亲情。

榜样教育,是一种最易被忽略的教育……

沈阳护士给女儿做核酸检测不敢相认,“你的声音好像我的妈妈”

刘沫涵,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的护士。

她的女儿今年7岁了,却和很多医护人员的子女一样,和妈妈相处的时间极为有限。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妈妈此次的核酸检测工作极为重要。

她每天要承担的工作就是和时间赛跑,和病毒赛跑。

因为这段时间她每天回家很晚,无暇顾及女儿,所以孩子早早就被送到了奶奶家。

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平时都是黏在妈妈身边的乖乖宝。

一旦分开,自然是十分想念母亲的。

偶遇,就这样华丽丽地发生了。

1月2日,新年的第二天,妈妈被分配到自己所在的小区采集核酸。

她7岁的女儿恰好排在了她所负责的点位。

小女孩配合度极高,结束后还非常有礼貌地说,“谢谢阿姨,阿姨加油”。

出于礼貌,刘沫涵顺势回复道“谢谢你小朋友”。

就是这样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让在严密的防护服下包裹着的妈妈“露了馅”。

女儿说“阿姨,你的声音好像我妈妈”。

那一瞬间,刘沫涵眼泪几乎要流出眼底,女儿就在身边,她却不能相认。

她怕女儿缠着她回家,那么多人还等在冰天雪地里,此时不是寒暄的好时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也怕眼泪沾满护目镜,看不清又该如何工作呢?

电光火石之间,刘抹涵硬生生将泪水憋了回去。

她大气地挥挥手和女儿作别,看着女儿那渴望得到回应的小眼神,心,有点痛。

女儿转身,出门,干净利落,她的懂事和礼貌,着实也让妈妈感到安慰。

后来,妈妈通过视频告诉了女儿“实情”,阿姨就是妈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女儿复盘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感觉好像是妈妈,又好像不是”。

在得到确切的答案后,女儿欢呼雀跃,“妈妈当天好帅,妈妈特别伟大”

为什么说“榜样教育,要优于一般教育”?

医者父母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疫情爆发时走在前面,这是责任与担当。

而为人父母者,或许只想更多地陪伴孩子,能不必“噙着泪水”当面相见不相认。

然而疫情远没到放松的时候,总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教育的方法千姿百态,有人对舶来品趋之若鹜,比如亲密育儿,甚至“哭声免疫法”。

有人对老一辈的教育嗤之以鼻,早都OUT了。

更多人陷入教育焦虑中,分,分,学生命根,成绩至上。

孰优孰劣,我不想挨个探讨。以上,我权且称之为“一般教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榜样教育,则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为“廉价”的教育方式。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孩子天生具备模仿能力,他就是父母的复印件。

美国心理学家安迪.梅尔佐夫发现,小宝宝会模仿成年人吐舌头的动作。

即便幼小如婴儿,妈妈对他微笑,宝宝也会扯起嘴角微微上扬,来回应你的善意。

模仿敏感期,发生在孩子的2~3岁,你无意间的行为,可能会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础。

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该具备“榜样意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次,榜样教育,是最具感染力的教育,我这样说恐怕没人会反驳吧。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血压上来了,成绩却上不去。

在林林种种的教育方法中,榜样教育成本最低。

不用怒吼,不用买辅导书,不用挤进名师补课班,就做好你自己就好。

最后,榜样教育也是最为温柔的一种方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武亦姝的爸爸武雷,靠着《令人心动的offer》火出圈了。

爸爸是名校毕业生,知名大律师,女儿是清华才女,央视盖戳认证的《中国诗词大会》冠军。

父女相继成名,原因无他,榜样的力量。

父亲再忙,每天下班回到家也要关掉手机,和女儿一起学习。

父母的言传身教,竟胜过千言万语

你听说过“吸收性心智”吗?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幼儿会直接吸收环境中的东西,成为其心理的一部分。

尤其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0~6岁正是他安全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父母的基因自不必说,此外,包括价值观、性格、言行举止等,均会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所以,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而父母则是环境中不可替代的成长“参照系”。

你想把孩子放到怎样的环境中,他多半就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孟母三迁的故事,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可以代际传承的。

王阿姨,一直和儿子在国外生活,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有4年没和国内的女儿见面了。

那次回国,她看到一个小女孩的背影,在机场蹦蹦跳跳的。

旁边的人纸屑没有精准地扔到垃圾桶里,她便捡起来扔进去。

小样子像极了女儿小时候,是那样的听话懂事,想到这,王阿姨不禁鼻头一酸。

女儿来接机了,拉过了那个捡垃圾的小女孩,“叫姥姥”。

世界上的无巧不成书,其实深究下来也都有着必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单看背影,就能找到那种熟悉的感觉,这是一种骨子里的教养与传承。

父母就是那盏明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生命的航向。

努力去成为孩子的榜样,这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为自己和孩子的未来,喊一声“奥利给“吧!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的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