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不放弃每一名学生,现在的教育,却在淘汰一部分同学

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提倡“有教无类”。

确实,九年义务教育正是在遵循这一原则——不让一名学生掉队!每一名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就连以前的留级制度,也给取消了!

只不过,嘴上喊着不放弃每一名学生的当代教育,实质上,实施的却是淘汰制!

我们看:从幼儿园开始,竞争和淘汰就已经有了!有钱阶层,孩子被送进天价的私立幼儿园,从小接受同龄人望尘莫及的教育。

举个例子,像明星郭晶晶的儿子就读的学校,素有幼儿园哈佛之称,一年学费近十五万人民币,不少贵族子弟,都在这所幼儿园就读。再如,明星邓超、陆毅的孩子,也都在上海一家国际幼儿园,学费一年16万。看到这些天价的数字,一般的家长,恐怕只能望尘莫及!

小学、中学,一部分同学进入重点学校,另一部分同学只能进入普通学校,这是不是一种分流和淘汰呢?

中考以后,更为严峻的来了!

普高分流!

一半学生进入高中,可以考大学深造,提高学历。另一半学生,在残酷的中考竞争当中失败了,则只能进入职高或技校,去学习职业技能,虽然也有考大学的机会,但是,与另外一半幸运者,显然无法相提并论。

及至高考,依然是一种残酷的淘汰。

优秀学生,冲进北大清华,985大学。普通学生,走进一本、二本院校。毕业以后,区别十分明显,就业难度区别很大,就连就业后的薪酬福利,也是天壤之别!

这,不是淘汰,又是什么呢?

无法进入985、211的同学,只能通过考研,来圆自己的梦想,但是,虽然年年扩招,依旧有一部分同学,最终无法读研,只能将就着找一份工作糊口。

从幼儿园到大学,同学们经历过多少次淘汰呢?

说好的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呢?

其实,对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理应客观看待。教育,是公平的。但是,你所在的阶层,其实已经决定了孩子的出路。如果家庭好,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就大,相对来说,淘汰的可能性就低。如果家庭属于贫寒或温饱状态,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就小,相对来说,面临淘汰的可能性也高。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教育好孩子,让他有吃苦的精神,有学习的兴趣,有自立的能力,这样的话,他才能在淘汰来临之前,保护好自己。

您说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