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在读女博士跳楼背后,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

博士,在所有学历等级当中算是很高的一个学历了。一般而言,具有博士文凭的毕业生将来在就业时会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时也会拥有更高的起点。比如起薪更高,评职称所需工作年薪更短等。

然而博士学位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拿。学生圈流行这么一句话:硕士难进易出,博士易进难出。什么意思呢?博士要想按时毕业取得博士学位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这也是为什么每年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博士毕业生不能按时毕业,不得不延迟毕业的原因之一。

博士的出口关卡得很严,以往都有高水平论文发表要求,也就是说必须要在读博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才能达到博士毕业的条件。按道理说这种方式是在确保博士培养质量,防止一些不具备博士研究水平的人混到社会中。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严厉,让很多读博学子进退两难。

近日南京大学一名在读女博士通过极端行为跳楼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说实话,一般人是不具备跳楼的勇气的。很多人光站在楼顶边上都会感觉腿软、心虚,真要走到这一步,内心是多么绝望和无助。

博士生,并非本科生或者硕士生,咬咬牙,挺过去,或许她将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但是她还是没有坚持到最后。

通过这件事,我们不得不思考当下博士生群体究竟处于怎样的状态,面临怎样的处境。在这儿我只想到两个字以及一个词:“穷”与“困”还有“高压”。

“穷”

在很多人眼中,普遍认为博士生应该属于一个相对比较有钱的群体,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工作,但是每个月的补助以及参加项目的一些补贴应该也不少。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并不是这么乐观。其实很多家境较差的博士生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很少,甚至两三千都没有。所以当他们面临高强度的学业压力时,他们很难潇洒地退学,只有选择硬抗,直到自己再也扛不住为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困”

我们都知道博士生毕业的高要求,所以难免会有部分博生生会面临延迟毕业的情况。如果延迟1年,或许内心还能勉强接受,能够调整状态再次积极为毕业准备。但是如果延迟2年,3年,看着身边的同学陆续毕业而自己还没达到毕业要求时,内心说不慌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能怎么办?努力发表科研成果,可成果哪有那么容易。选择退学?那这几年的努力就白费了吗?最终只能拿到一个硕士生文凭?甚至本科生文凭?难免心有不甘。所以进退两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高压

博士生群体面临的学业压力以及学术压力远超过我们想象。为了能够按期毕业,为了得到想要的实验数据,他们不知道在实验室待了多久,从早到晚,几乎没有节假日,就为了能够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如果实验设计出了问题,或者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实验数据不能符合预期,那么很多过程只能从头再来。

此外,他们不仅要负责自己毕业的相关项目,还得完成导师的任务要求。而且往往这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冲突,最后如果导师再施加一些压力,就不得不暂且放下自己的项目,而首先完成导师的要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另外,业内有个不算秘密的秘密,那就是部分博士的研究成果或许会被导师给顶替,更过分的甚至会被导师“送”给其他学生。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对于当事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一些感受

建议大家在将来决定是否读博时,反问下自己,是否必须读博士,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是否有博士学历作为支撑,能否坚持到最后?

此外,大家在选择导师时一定要多花功夫,提前调研,了解清楚导师的实力、为人、声誉等,这些会让你今后的路顺畅很多。

另外,要学会释怀。读博其实也需要及时止损。比如当发现导师不适合时,能否想办法申请换导师。当发现自己多年都不能毕业,心态有些崩溃时,不妨放弃这个所谓的博士学历,和自己和解。毕竟人生很长,这几年时光不能代表什么,也无法决定未来。极端永远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