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的自白:我为什么不愿教“穷人家”的小孩?震撼家长,你怎么看?

一位教师的自白:我为什么不愿教“穷人家”的小孩?震撼家长,你怎么看?

今天,起了这么一个有点耸人听闻的标题,为躲避汹涌而至的砖头,先严重声明:

我们所说的“穷人家”,与经济和社会地位无关,是说那些自己不爱学习、不会思考,精神贫困的孩子父母,孩子在您的引导下不知道会走向何方。

请各位家长和老师耐心看完此文,并期待您的留言和转发,启发更多人。

01

高三再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晚了

一位在专业辅导班任职数学的教师朋友跟我抱怨道:

小姑娘的父母经济上不是特别宽裕,学历也不高,所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也理解他们的心情。小姑娘每次放学后都会学到特别晚,自己的理科不好,所以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放在物理和数学上。

老师都知道,北京初中的理科考试,考的是孩子的资质,是能力,孩子无论怎么练习,该拿不到还拿不到分。

不够聪明、逻辑思维特别差的孩子,采取笨方法用时间换成绩,别人做1道题你就做3道,这个在初中阶段的确管用,但现实地说,这类学生还是在中考物理拿不到高分的,因为他们的能力不够。

偏偏这个小姑娘,初三这个时候1942-87等于几还要算半天,216除1/4都算错的人,要想在中考物理和数学得到一个高分,可能吗?

这种小孩先天性逻辑思维差,但如果有幸遇到懂教育、愿意观察孩子的家长,他们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会针对这种情况做相关的很多练习,可能不会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肯定会缓解。

家长,您以为孩子的感统能力,学习习惯还有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是到高三再培养的吗?

02

聪明家长从小就开始解决孩子问题

朋友说:

从教多年,她发现孩子初中表现的智商和习惯,与他们原生家庭有着逃不开的关系,家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影响太大了。

“穷人家”的家长大多在孩子面临着中高考的时候才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这个时候的父母不惜血本,拿着家里仅有的钱给孩子报课外班,报1对 1,然后拼命要求孩子好好学习。

孩子压力山大。

然而,家长们给孩子花了钱,就心安了。于是在家看完《跑男》再看《欢乐颂》,坐等着孩子考试拿高分。

我想对这种家长说,孩子到了初三高三,问题早就已经形成,这个时候你以为就凭十几次课,补课老师真的就能够解决你们家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以前和一个高知父亲聊过天,他家孩子小时候好动,精神无法高度集中很长时间。

抛开了缺乏维生素身体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在家备课,在网上查资料,和教育行业的老师交流,去和正规的补课班老师聊天、学习取经,最终总结出应对孩子问题的方案。

他通过积木、小游戏,去野外游玩的方法等依次加强小孩精力集中的时间,带着孩子各国旅游,增强小孩的见识。当然不是那种单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他们自助游,有时候爸爸还故意不带够钱,让孩子自己思考,动手解决难题。

到了孩子高三的时候,老师稍加点拨孩子,考试分数突飞猛进。老师最终认为孩子最后的高分和自身没有根本性的关系,因为孩子自己的能力在。

朋友说她真的不愿意教“穷人家”的孩子:“我身为一个课外补课老师,真的无法解决孩子这么多的问题,我能教孩子解题技巧,但我不能把题都无法读明白的孩子教会,我无法把他们缺了10多年的逻辑能力规整,我办不到的事情很多。”

03

请家长没事在家多看点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前面所说的“穷人家”,是说那些自己不学习、不思考,精神贫困的父母,孩子在您的引导下不知道应该走向何方。

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请多带孩子出去看看世界,进行“有效的旅游”。让孩子接触外面世界的人情世故,领略祖国的大山大水,知道有很多人用其他方式生活。

如果您经济不允许,那就请您没事在家,在孩子面前多看看书,做出个榜样,不要抱着手机电视电脑没完没了。不要总是和别人讨论张家长李家短,让小孩看到父母热爱生活的样子,即使物质匮乏也要有一个可乐瓶装饰成花瓶的能力。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