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穷人思维”让孩子从优秀变平庸

“我家的孩子,明明之前一直都是很优秀的,但为什么会慢慢变得普通平庸起来了呢?”

有类似这样想法的家长不止我一个。孩子从优秀,慢慢变得普通,问题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正是因为家长用“穷人思维”教育孩子,让本身优秀的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普通与平庸。对于“穷人思维”?很多家长并不理解,恰恰是这种不理解,导致我们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用了穷人思维指导和教育孩子。

什么叫是“穷人思维”呢?并不是经济穷,而是指思维穷。这种思维穷,主要指由于眼界过于狭小、认知能力弱、资源贫乏,从而造成了思维上的局限。用这种局限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便会出现越用它越穷,越穷用它,这就是大家所说的“穷人思维”。

家长在教育孩子中不知不觉中运用穷人思维,导致孩子从优秀慢慢变成普通,主要表现有三点:

第一点、认知能力弱:越喜欢看表面、喜欢看过去、喜欢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很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这个问题时,带有一种“佛系”的做法?因为受环境影响,有些家长的认知能力弱,难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思考。生活中他们总喜欢用过去的经验,用看到的事,听到的事,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同样,面对孩子的教育时,也是一样的来对待。比如,有没有读很多书而成功的例子。像某某没有上大学,现在已经是大老板了。像那个亲戚的孩子只是技校毕业,现在生意也发达了。像这种只依靠从过往生活中总结经验,以个例来指导孩子教育时,自然便会出现一种“佛系”的做法。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如果喜欢读书就读;如果不喜欢读书,也不会给孩子压力,一句话说尽,就是认为不读书的人也可以成功,读了书的人,也不一定成功,有这样的思想,如何会去强逼孩子的学习呢?

认为读书不那么重要,是家长的认知能力过弱造成的。少部分人的确没读到书也成功了,但大部分人因为没读到书,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又辛苦的工作,一眼就能望穿人生的轨迹;只看到小部分人因为读书而不成功的例子,却看不到大部分人,因为读书而改变命运的事实。

出现这种现象,就是认知能力弱造成的,说白了点就是穷人思维造成的。受家长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缺少了进取心,也就慢慢的从优秀变成了普通。

第二、实用主义:只看重眼前,只看重利益,没有长远眼光

现在很多人遇到问题时,首先会考虑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用、有没有利益”,而且这种有没有用,有没有利益是按照原有的思维模式来定义,这也是典型的“穷人思维”。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总有一种只看重眼前,只看重利益的实用主义,没有长远眼光,最后吃亏的往往是自己家的孩子。

我有一个身边的例子:有两个孩子,自小读书成绩都很优秀,都曾经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存在,虽然都读了大学,但工作与前途却有着天壤之别。升高中时他们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进入县一中就读,家近还有奖学金;一个去市一中就读,有学费,竞争还大。

一个孩子的家长做主选择了市一中,认为好的学习环境、更严格的老师和有压力的氛围,才能激发潜力,出更优秀的学生。而另一个孩子的家长认为有奖学金,家里负担减轻了,学校离家里近更方便,竞争也没市一中那么大。两种不同的选择,最后才导致了两个孩子不同的人生。

在市一中读书,虽然孩子和家里付出大些,竞争也大,但最终考进了211名校,毕业留在了一线城市,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在县一中读书,虽然很努力学习,也考入了大学,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县城。

我们不难看出,太过于实用主义,在思考问题时,看重眼前,看重利益,最后吃亏的是孩子。

第三点、读书是为了赚钱:没有远期规划,将教育当作获取财富的手段

通过读书来获取财富,这就有些家长对孩子教育最高的标准与期望了。在这种穷人思维下,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选择专业时,往往首先不是考虑学校,专业,孩子是否喜欢,是否在将来能为孩子的发展,带来帮助。想得更多的是,哪个学校的就业好,哪个专业热门、赚钱多。事实证明,把教育当作获取财富的手段,把教育当作敲门砖,往往会越来越贫穷。因为当前能赚钱的专业,在将来不一定能赚钱;当前冷门的专业,将来就有可能变成一大热门。所以,读书不应当只是止步于赚钱,而应当是一个长远的规划,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让人越来越富有。

最后想说的是:

不要认为教育投资的周期过长,就对教育的回报缺乏信心。

作为家长,应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要将眼光放长远点,不要只看当前的小利益。

作为家长,格局要大些,因为学习是人生的一部分,绝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眼前所见的绳头小利。

作为家长,不要让自己的穷人思维,去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这篇文章献给我自己和有与我有同样困惑的家长们,共勉。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