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小学寒假时间出炉,学生喜形于色,家长却头疼不已

导读:眼看着时间又到了年底,对于家中有孩子的家长来说,目前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神兽们具体何时“回笼”,毕竟孩子在家里父母们若是在上班也有很多事情放心不下。今年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疫情的缘故上半年孩子们已经度过了一个超长假期,在很多父母的心中都是希望下半年能正常放假。

然而自从月底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又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增的病例,这也导致多滴教育厅提前发布了2021年寒假时间,发现有些地区明显提前了。比如北京市的小学生1月16日就会放假,初高中则推迟一个星期。沈阳由于疫情较为严重,幼儿园小学生都提前到1月11日放假。

对比之下疫情控制的比价好的地区,比如云南省则发布通知,小学中学都是到1月30日才放假,比以上两个省份延长了十多天。面对这样的局面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愁了。支持提前放假的家长是基于孩子的安全考虑,毕竟留在家里不要与外界接触是最为安全的。

但是对于两个夫妻都要忙着上班的家庭来说,提前放假无疑是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怕孩子在家里不自律没办法好好学习。因为很多家长白天出去上班,单独留孩子在家,此时孩子很容易就与电子产品相伴,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这超长的假期父母没有办法天天约束,孩子的学习可能会被耽误。

其实这时候也是考验孩子自律能力的时候,如果孩子本身就有良好的习惯,那么父母不在家他们也一样会主动学习,不会让人操心。但如果孩子本身就不自律连做作业都要人监督,那么这提前放假就成了父母的心头病。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

1、从小引导

孩子的习惯是需要从小引导的,尤其三岁之后是建立规矩的黄金时期。如果家里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那么此时就是最佳的时机。作为父母可以给孩子明确起床时间、吃饭时间以及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让孩子养成习惯,长期下来孩子就自然而然会在固定的时间里做该做的事情。

2、父母监督

孩子的自律背后离不开父母的监督,尤其适应期间,孩子有可能会因为无法坚持而放弃。此时家长的监督和耐心教育很重要。建议可以用鼓励以及奖励的方式给孩子制定目标,如果有了放弃的想法,就要及时帮助孩子回归正轨,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慢慢习惯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懒散应该怎么做

1、让孩子承担责任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事实证明光是靠嘴巴说教往往效果不明显。此时父母应该狠下心来,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和懒散买单。比如没有按时起床,做作业错误屡教不改,父母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机制,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比如克扣零花钱等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让孩子明白自律的重要

教育孩子需要进行对比,既让孩子明白懒散会带来什么后果,也要让孩子明白自律的人生有多美妙。家长可以通过实践来对比,在孩子犯错并且付出代价之后,带着孩子制定一个目标并且一起完成,此时适当进行奖励,让孩子明白自律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凌晨妈妈来叨叨:

不管何时何地,一个自律的孩子总是令人欣赏,而这个美好的品质是需要从小引导的,希望所有的家长都有能力能够帮助孩子做到。不知道大家对于寒假提前放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探讨。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