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延迟满足很难?

延迟满足,是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大部分人都没办法做到延迟满足,反而更喜欢“即时满足”,只顾眼前的快乐。

消费者需要“即时满足”的最典型的场景就是消费分期

以前,当消费者需要某个商品的时候,会先攒够了钱,再去购买。但现在,还会有人愿意等吗?也许等消费者攒够钱,那个梦寐以求的商品就已经停产了!

商家投入大量科研费用来加速商品的生命周期,同时通过广告对消费者启用一种强有力的诱导机制,培养消费者对新商品上瘾的嗜好。

而消费者的生活轨迹就是一个圆圈。年初分期付款买的新款手机,刚要还清的时候,又分期付款了一双新款球鞋。从一个分期走向另一个分期……等反应过来,早已债台高筑了。

个人债务不仅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贪婪和无节制地要求满足欲望的产物,更是社会宏观经济制度的反映。

这让我想到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的《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向我们描述了2054年的伦敦——这是一个充满高科技,社会一片祥和,人人都可以自由放纵情欲、不必结婚,也没有繁衍后代压力的美丽新世界。

在“美丽的新世界”中,青少年们信仰的口号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绝不把今日能享受的快乐推迟到明日。”这个口号“每周两次,每次两百遍,从十四岁直到十六岁半”,灌输给这里的年轻人。

在“美丽的新世界”里,人们将愿望即刻实现看成是幸福。

不仅在“美丽新世界”,也不用到2054年,现在我们的社会不就已经是这样了吗?

不仅消费者对“即时满足”上瘾,商家更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满足”去创造和竞争。“即时满足”似乎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了。

延迟满足会让消费者内心产生冲突,需要作出取舍,而做出取舍就会产生焦虑。美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尼曾说:“强烈的焦虑是一种最折磨人的心情”。

如果没有冲突,没有疑虑,就不用做任何决定,那么人就能沉浸在满足欲望的快乐当中,自然就不会感受到焦虑。而通过对物品占有的渴望,就是对抗焦虑的一种基本防御机制。

无节制的欲望,无机制的占有物品,无节制地滥用信贷产品,必然会导致自我的瘫痪,以及个人财务的崩盘。

消费社会里,做到延迟满足自然就非常难。

延迟满足很难的源头是什么?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很好地处理内心的冲突和焦虑,通过自律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欲望。而另一些人却不行?为什么他们更容易受冲动的影响来做事情,并且不愿意思考,极度缺乏耐心和自律呢?

这就要从社会性格和童年时父母的教育讲起了。

首先,什么是社会性格?

社会性格就是为了让一个社会可以正常运转,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所共同拥有的性格。

家庭可以被看成是社会结构的原子,家庭的作用就是把社会的要求传递给正在成长的孩子。

父母的性格首先是社会性格的一种表现形式,父母把社会希望的性格传输给正在成长的孩子。比如:一个希望拥有更多“消费人”的社会里,父母自然会在消费面前缺乏自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小朋友从小看到自己的父母就不自律,债务缠身,孩子又怎么会养成延迟满足和自律的生活原则呢?每一个孩子的人生都是从模仿父母的行为开始的。

此外,很多孩子从幼年就遭受父母的遗弃、忽视、殴打和威胁,孩子从小生活在恐惧的阴影中,他的一生都在寻找安全感。

有一些父母自己没有耐心,贪图省事,动不动就用“遗弃”来威胁和管教孩子:“你必须听我的话,照我的话做,不然我就不要你了”。

这对于一个心智还没成熟的孩子而言,当然就是意味着抛弃和死亡啊。而中国很多父母们特别喜欢什么“挫折教育”,毁了多少孩子的童年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被专制的父母控制,对未来充满恐惧,严重缺乏安全感。而最糟糕的是,这种恐惧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所以,成年后的孩子会害怕思考未来宁愿透支未来来满足当下的欲望和快乐,延迟满足对他们来说自然就很难!

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不相信将来,因为将来太遥远,太多不确定性,太渺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提前刷卡就能买到当下的安全感,占有物品可以摆脱内心的焦虑和恐惧,那么即使知道提前消费的必然结果是万丈深渊,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递上信用卡。

当出现债务危机的时候,这些年轻人更不会主动去解决问题,直接忽视问题的存在,幻想债务问题可以自行消失。

这就是很多年轻人很难做到延迟满足,很难控制自己行为的本质原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严肃的事情,但很多人根本不明白父母的责任和意义,只是因为自己到年龄了,就去选择结婚生子了,这其实是一种极度自私且不负责任的行为。

父母如果想要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就需要让孩子学会自律,而自律的基础则是对安全感产生信任,这就需要父母真心投入爱了。

而从小没有得到这份安全感的人,成年后也有可能从别的地方获得,比如爱情,但过程会比较艰辛。

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即使经历多么不幸的童年,都请不要放弃爱。

好啦,这就是今天的文章,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如果出现债务问题,欢迎咨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