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教育歧视

这不是因材施教,是教育歧视

这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教育歧视

王营

据报道:近日,广西的一位家长向媒体反映:秋季学期,一所中心小学将该校下属的两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按成绩划分,成绩最差的学生组成了一个班级。其中,最刺痛家长们神经的是:“学校把这个班分在最差的教室,配备代课老师,像是抛弃。”不过,校长却说,“学校把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分到一个班,并不是抛弃,而是为了因材施教。”

显然,这所学校是打着“因材施教”的旗号,实施不公平的“歧视教育”。且不说他们违反了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严禁划分重点班、普通班的规定,单就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和出发点,就是对“教育公平”的公然挑战。

“学校把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分到一个班,并不是抛弃,而是为了因材施教”,这样的理由听上去冠冕堂皇,好像很有道理,是为学生好,也让人误以为学校是在实行因材施教。但仔细一推敲,这样的说辞根本站不住脚。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而这所学校却把成绩最差的学生分在一个班,并且配备代课教师,这样做岂不是让优秀的更加优秀,落后的更加落后?怎么能谈得上因材施教?

这不是因材施教,是教育歧视

这种“奇葩”的分班方式之所以屡屡引起社会的关注,原因就在于这种不公平的教育对我们思想的冲击。其实,教育歧视不仅仅这所学校存在,一般学校虽然没有像他们那样明目张胆地分出“学渣班”,但这种现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班主任、任课老师乃至学校领导,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课堂上老师愿意提问他们,课下愿意辅导他们,学校甚至要求老师给他们开小灶。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尖子生,让他们考取名牌大学,学校能出名,教师脸上有光。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几名尖子生的成功,换来却是大多数学生的失败,这难道不是整个教育的失败?

更为重要的是,对差生的歧视也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全发育,甚至会埋没一批有才能的学生。一些性格脆弱者可能因此遭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况且谁能准确预测学生的未来?有些学生可能文化课成绩不好,其它方面却不一定差,现在被分进“学渣班”的学生,说不定将来能成为商界的领袖、奥运会上的冠军,当他们取得成功时,对学校的这一做法是感激,还是怨恨?

教育是公平的事业,因材施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之一。我们并不反对学校对优秀学生进行特别培养,但是中等学生也需要进步,差生更需要补差,学校只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促进他们人人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水涨船高,有时候抓好后进学生的培养,可能会使好学生更加优秀。江苏洋思中学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坚持从后进生抓起,要求教师用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关爱去帮助和辅导后进生。在其它学校成绩倒数的学生,来到洋思中学后,不到一学期成绩就会大幅度提升。这样做优秀生成绩非但没有下滑,反而促使他们自我加压,更加勤奋刻苦,从而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怎么预防落枕?

落枕或称“失枕”,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这说明病起于睡眠之后,与睡枕及睡眠姿势有密切关系。此外,颈部固定某一姿势一小时左右,应起来活动一下以放松脖子肌肉,有助于防止发生落枕。

什么是避讳?在明朝“猪”也不叫“猪”?

为了不成为被诅咒的对象,人们对被别人直呼其名讳莫如深。在中国古代,避讳即出现公讳和私讳的分类。私讳简单说来就是个人避家中长者讳。而公讳就是家庭之外的,普遍需要人们遵守的避讳。诸如在汉代,因为汉高祖名为刘邦,所以汉代的“万邦”都被改为了“万国”。此外,空字和缺笔也是较为常见的避讳之法。

榆枝的功效与作用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气微,味淡、微涩。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主气淋。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摘录 《中华本草》

白水晶有什么作用?值得入手吗?

清晰无色,清萤洁白的白水晶是大地神奇的赠礼其一,白水晶在整个水晶族群中遍布最广,数量也最多,使用也最广,因而有“水晶之王”美誉。认定作为水晶之王,除上述特点外,白水晶本身负载的成效不胜枚举.收拢心神。若在办公桌或书台附近,放置白水晶柱,更可协助提高工作效率。

中药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丹皮是一种中药材,它来源于植物牡丹的根皮,也叫条丹皮或者洛阳花,是中药中的常用药材,它多在秋季时采收,采收以后晒干即可入药,那么这种丹皮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下面我就来详细告诉大家。丹皮对人类的内出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受外伤出现内出血以后可以把丹皮制成细末,然再加入清水调匀,直接服用,就能让体内的瘀血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三维多孔膜,将盐差能转为电能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研究组和吉林大学姜振华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可大规模制备的三维多孔膜,有望将河流入海口的盐差能高效转化为电能。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