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母亲的哭诉:我拼命营造的学习环境,竟成了孩子高考最大阻碍

每一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所以在孩子高三准备高考的这一年里,任何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事情都会尽量避免牵扯到孩子。然后好吃好喝供着,全心全意地为孩子营造一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环境。

但是,这真的好吗?

这是一个血的教训

2019年天津还是分文理科,在距离高考只有3个月的时候,我们曾接待过一位复读生的母亲,她见到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特别的直接:

“老师,今年孩子的志愿填报您一定要多费费心,孩子真的不能再耽误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我们也特别的惊讶,安抚住这位母亲的情绪后,我们才慢慢的从这位“自责”的母亲口中了解到事情的始末。

这家的孩子本来是在2019年参加高考的,孩子是一个非常内敛不常说话的性格,学习也算不错。本来一切都很顺利,眼看距离高考还剩下最后2个多月,孩子一模考试达到了620分左右,可以说对于在天津参加高考的孩子而言,这个成绩上一所不错的211或者稍微差一些的985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一切却因为这位母亲的“关心”而破灭了。

经历过高三或是正在经历着高三的家长们都知道,高三绝不仅仅只有孩子的压力会急剧增大,父母甚至整个家庭都会变得非常紧张,气氛也变得非常的严肃。

所以在这一年里,辛苦工作、努力拼搏的丈夫和每天照顾孩子操持家庭的母亲经常会聊一整天,生活上的压力、工作上的不顺心,甚至会因为一些琐事而吵架。可每每刚说两句的时候,母亲就会突然想起来正在学习的孩子,为了不让孩子分心,同时也想不让孩子担心家庭状况或是父母的感情,她就会告诉父亲,两个人开始小声地说起话来。

而当母亲给孩子送水果的时候又要装作很开心,脸上露出着浅浅的笑容,一边轻声询问累不累,一边笑呵呵的嘱咐着要注意休息,似乎完全没有任何烦心事一样,给孩子营造出了一种绝对安静平和的环境。

然而这就是孩子最终考试落榜的最大原因。

这个男孩的心思本来就很细腻,而且不爱说话。虽然父母从来没有和他说过什么,但是他还是能听到父母的吵架,而且由于父母从来都不和他说任何事,就导致他总会胡思乱想,担心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担心父母感情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担心是不是自己的高三学习给父母太多的生活压力。

这些疑惑,父母从来都没有和他聊过,更没有问过他,所以他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自己更加不爱说话,而父母也不敢多说话,更不能告诉孩子家里的任何事情,生怕造成一点影响。

就这样,父母不说,孩子不问,这个考生就在不断地疑惑、猜测、担忧下成绩慢慢地开始下滑,这就又造成了连锁反应,让孩子更加着急,最终这个孩子在高考中只考出了不到550分的成绩,可以说真正的实力一点都没有发挥出来。

直到高考后的某一次全家吃饭,在父亲不停地追问下,孩子才悠悠的说出了原因,让这位母亲大感后悔。

不要把孩子在当做“孩子”

其实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孩子年纪都已经有17、18岁了,他们已然是一个大孩子或者说是大人了。他们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可以看到很多的好与不好,他们甚至会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都能头头是道地说出自己的批判性想法。

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表达自我,是与父母间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一味的关怀,不让他们参与到整个家庭的经营中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渴望自己长大的,尤其是进入初中、高中之后,孩子们都是希望可以表达出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的,他们需要最亲近的人与他们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自己长大了,获得认可了,真正成为了家庭的一份子。

如果这时候,父母只会对孩子说“晚上吃什么?”“多穿件衣服。”“别太晚睡觉。”“好好学习,其他你不用管。”那么这绝对不是孩子希望得到的反馈。

而且几乎对于所有孩子而言,父母在他们的心里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只是羞于表达出来。他们是希望可以帮助父母的,但是当一方欲言又止,另一方装作无事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只会是父母觉得自己一片好心,可孩子则会陷入了无限的疑惑和猜疑当中,尤其是在高三这个敏感的阶段,父母还会有可能因为一些琐事而吵架,更会让孩子们没有安全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面对这个既想独立又需要理解的孩子呢?

那么在孩子进入高三,即将面临高考的这一年,我们作为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这里,口袋名师志愿帮给各位家长6条建议:

1、父母吵架可以避开孩子,但是也要学会和孩子吐露心声。吵架这种事即便是关起门来吵,孩子们基本也都是可以察觉的,所以与其藏着掖着,倒不如大大方方地说出来。母女可以背后一起说说爸爸的坏话,父子也可以一起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无奈,这并不是什么不好的行为。咱们要记住,让孩子了解吵架的始末并参与到解决方案中来,其实是一种最好的办法,最后可能要让孩子充当中间的缓冲带,让两个“假装互不理睬”的父母和好如初。

2、每个家庭都是一个三口之家,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家的一员,我们要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对于孩子们来说,高三阶段的重心固然是学习,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把孩子从家庭经营的小团体中剔除出去,这样孩子会非常没有安全感,并且对这个家庭的归属感也会非常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和同学有说不完的话却和父母反而没有话说,就是因为平常的生活里,父母总是把孩子剔除在外。

3、孩子是个能思考会思考的独立个体,不要把孩子再当做“孩子”。在和大量高中家庭的接触中,我们做志愿填报有一个环节是必须要和孩子单独沟通的,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孩子的思想非常成熟,甚至很多孩子私下表示过努力学习是想报答父母,但是当我们问到这种话是否和父母讲过的时候,他们全都是摇头。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孩子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独立人格意识,他们既有报恩之情,又羞于表达,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们除了是非常“叛逆”的以外,还是非常“敏感”的,作为父母一定要以平等的身份和视角去对待他们。

标签: 高三 高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