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泰斗”丘成桐:中国教育再这么发展,教育科技至少倒退20年

从恢复高考开始到现如今,中国的教育取得了莫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无数的人才从高考中脱颖而出,投身到伟大的社会建设事业中。

中国社会能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和飞跃与教育发展密不可分。

但是我的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自省,时刻审视自身的问题,并及时修正。

最近,著名的数学家丘成桐在一次演讲的过程中,批评中国的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在这么发展,教育科技至少倒退20年。"

丘成桐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华裔数学家,在数学领域颇有建树。

他之所以发表这样的言论,是基于他在让自己专业领域——数学内的深刻理解。

他说现在中国的数学教育把中心放在解题上,对于数学最重要的研究和探索过程,放在一边本末倒置。

丘成桐教授如此激烈的言辞,说明他仍旧关心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能够直言不讳,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国家教育出现的矛盾。

虽然丘成桐教授说的国内数学,教育的问题,但同样也能折射出我们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问题。

数学教育领域的矛盾

丘成桐教授说的没错。

在现在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解题才是核心能力。

只有会解题才能拿高分,只有拿高分才能上好大学。

这种教学模式,符合现在学校教学追求高效的特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你说是花费一天甚至一个星期的时间自由探索一道数学题的解法,还是通过固定的解题思路,几十分钟就把题目解决来得更高效呢?

答案显而易见。

高效是解题式教学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让学生失去探索思考的能力。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近年来,清华大学接连在国际数学竞赛上失利,说明了这一点。

——现在学生对于数学的探索和研究能力正在倒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人可能会觉得,数学这个并不怎么使用的学科,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呗,算不上什么大事。

我想在下这个定论之前,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国家为什么把数学作为三大主科的之一。

为什么在高考中,给予数学这么多的分数;

为什么把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数学身上。

很早之前就有人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这句话说的过于简单。

我觉得后面还有半句:而思维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不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其背后都要靠着思维支撑。

不管是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还是统御生产力的政治经济都是依靠着思维发展起来。

那么怎样锻炼的思维呢?

有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

注意,是探索和研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当数学教育彻底变成了解题的时候,学生就只会按照固有的思路解决问题,只会借鉴前人的经验而不能探索自己的东西。

后代的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需要从未知探索出未来的时代。

不论科技的发展还是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都需要我们这代人,探索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答案。

如果我们的后代丧失了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将是极为可怕的。

所以,教育科技倒退20年也是有可能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的探索能力

1.老师应该改良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一些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内容,少一些灌输的内容。

2.学生家长要从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学生数学探索思维的培养,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3.提倡数学竞赛,通过用数学竞赛的激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改革数学考试的模式,摒弃数学传统的题库模式,多多采用创新题。

5.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多多举办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最后:

数学最伟大的地方不仅在于它的工具作用,更在于它对人思维的培养。

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只把它作为解题的工具。

对于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才是数学的更大魅力所在。

我们的教育也应该站在更长远的角度上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