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来临,中学阶段的家长紧张吗?快来解解压

孩子篇

每到期末

是不是总有孩子因为压力太大

吃不好睡不好

进而影响考试成绩?

你该如何引导孩子

改变绝对化的思维模式

指导孩子运用积极的解决办法

缓解压力呢?

老师和家长需要指导和协助孩子正确认识学习压力。让孩子掌握主动权,积极调试身心,将学习压力带来的威胁转变为挑战,通过迎接挑战获得成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换一个角度看压力,迎接挑战

1. 改变绝对化的思维模式

绝对化的信念是负面思维的一种,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某件事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这是一种僵化的信念。当孩子持有绝对化的信念时,通常会用“必须”“一定”“应该”等字眼

孩子常见的绝对化信念有“我必须要考一个好成绩”“我必须要取得所有人的喜爱”“我必须要得到老师的理解”等。在绝对化信念的影响下,那些与他们的想法不一致的事情都会让自己产生压力,并认为学习压力事件将对自己产生威胁。

因此,当孩子面临学习压力时,你可以利用“思维记录表”,协助孩子审视他们自己对压力事件的看法,修正绝对化认知,识别负性思维,让孩子获得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勇敢地迎接学习挑战。

思维记录表

2.验证认知的真实性

当孩子感到学习压力事件将对自己产生威胁时,有的孩子会产生灾难化的想法,并把消极情绪泛化到所有的事情上,这会增加他们的压力负担,降低他们的自我评价。如考试焦虑较严重的孩子,常会认为:“这次考试考不好我就完了”“如果学习成绩不好,一定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有些孩子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往往会预想学习压力事件将朝向负面的方向发展。在负面预期的影响下,即使结果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糟糕,他们也容易将结果视为是不好的。

对于这一类孩子,你可以帮助孩子澄清以下3个问题

(1)面对学习压力事件时,你的负面思维说了什么?

(2)事件结束后,你的想法是什么?而客观的结果是什么?

(3)这个客观的结果真的如你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吗?是否有好的部分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主动放松,缓解压力带来的紧张感

1. 生理调节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学习压力事件,如在面对考场上思维的空白、学习成绩排名的落后、竞赛的紧张氛围时,孩子可能会呼吸急促、大脑空白、胸闷气短、四肢僵硬等;情绪上则表现为紧张、焦虑。这时老师可以指导孩子先通过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孩子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等待孩子恢复平静后,再寻求解决办法

2. 体育锻炼法

当学习压力事件发生时,孩子的能量受到抑制,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此时再继续学习有可能会使他们感到枯竭。此时,你不妨带领孩子开展一些体育锻炼活动,帮助他们有效地宣泄负性情绪,提高对身体的掌控感,增强对痛苦的耐受力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孩子参加持续的体能训练,集体的体育活动(集体跳绳、拔河、接力赛等),督促孩子锻炼身体,以此来提高孩子应对学习压力的能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由消极应对转为积极应对

1. 聚焦问题,解决压力事件

协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指导他们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制定解决计划,开展减压行动。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

(1)引导孩子从过去经验或他人经验中,找到减压的方法;

(2)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细化学习目标,分解学习任务,在完成一个小目标、小任务时强化其积极体验,提高抗压能力;

(3)当学习压力事件解决后,可带领孩子总结、反思抗压的过程,积累经验。

2. 适时适度宣泄情绪

孩子在面对学习压力事件时,多会先产生情绪反应。因而需首先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以温和的态度,运用倾听、共情等方式与学生交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情绪体验,促进孩子倾诉,说出内心的苦闷。此外也可以提供安全的场所指导孩子合理宣泄激烈的情绪。

当孩子表达情绪时,教师需要做出适当的互动来协助他们,例如:

(1)建立轻松信任的氛围,为孩子提供倾诉的“树洞”;

(2)关注孩子的感受,共情他们“此时此刻”的情绪和感受;

(3)倾听孩子的表达,帮助他们在表达中理清思绪;

(4)做出积极的回应,支持孩子情感需求;

(5)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拓展孩子问题解决的思维。

3. 积极寻求社会支持

孤立和封闭的状态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压力水平。获得社会支持较少的孩子,除为其提供情感的支持外,还需要给予陪伴、理解、体谅;除倾听孩子宣泄不良情绪外,还要鼓励和指导孩子积极主动寻找同学、师长以及其它的社会支持,使其建立起多元的社会支持系统

家长篇

面临考试,孩子的压力很大,但有一批家长,孩子考试,他们却感到焦虑,这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到底因何而生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我是一位10岁孩子的妈妈,每次在他考试前,我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就算睡着了,半夜也会突然惊醒,明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错,但我却每天担心他的排名会下滑。孩子看到我这样,心情也不好,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学习,和我交流的时间也变少了。

明明是孩子考试,这位妈妈却比孩子还要焦虑,这是明显的本末倒置。一个家庭只有拥有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给孩子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为了孩子,家长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影响家庭氛围的原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家庭氛围恶劣的首因:家长的焦虑

许多家长带着错误的观念,只能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我们在追求结果之前,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过程。家长感到焦虑后,会对孩子投以失望的目光,有的还会进行严厉的斥责,这会对孩子的自信心带来严重的打击,孩子进行自我质疑之后,会沉浸在自责的情绪中,学习时无法集中精力,成绩下滑,以此往复循环,家庭氛围一落千丈。

每一个孩子都会渴望温暖、轻松地家庭氛围。家长不能将家庭当作自己发泄情绪的场所,只有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和言行,才能给孩子留出一个健康的生活空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导致家长日益焦虑的因素有哪些?

1. 攀比心理严重

孩子成绩出来后,老师会对孩子的学习状态进行指导评判改错,学生家长们会在私底下对孩子们的排名进行讨论,就连亲戚朋友,有时也会来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的自尊心很强,一旦孩子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就会觉得挂不住面子,甚至觉得丢脸。

2. 居安思危的心态

孩子在小学成绩不理想,家长就会思虑,初中高中的学习难度比小学大得多,如果孩子连小学的学习强度都接受不了,那么又如何去面对更难的挑战,因此只要孩子的成绩稍稍有所波动,家长就会感到焦虑不安。

3. 社会对学历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好的学历会为找一份好工作提供不少的帮助。社会对学历的认可度增高,也就意味着应试教育下的氛围越来越紧张。家长无法为孩子的未来提供保障,只能对孩子的学习下苦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家长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1. 清楚认识考试的本质

考试的本质不是比拼成绩,而是衡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考试成绩反映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面对孩子的考试结果,应该放平心态,与孩子共同去分析失分原因,以及讨论学习方式是否正确,以便进行及时的更改,下次考试才有进步的可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保持乐观的态度

无论在孩子考前,还是考后,家长都应保持乐观的态度。考前鼓励孩子,给予孩子信任,孩子会因此受到激励,带着平稳的心态去考试,可能有超出水平的发挥。考试后若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也不要对孩子进行打骂,告诉孩子“下次会更好”,给他们传输成绩差不代表能力差的思想,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会更有动力,也主动地反思自己的学习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 家长要明白参与考试的是孩子

很多家长容易出现“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情况,仿佛考试考的是自己,这时,我们应该要明白考试的主体是孩子,否则,家长焦虑不安的情绪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影响。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对考试有抗拒心理,是因为他们害怕那些来自父母与老师的眼光,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孩子怕自己让父母不高兴,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起到干扰作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老师、家长们

请及时关注孩子的状态

趁期末来临前

快问问孩子有什么需要

而家长们

也应该建立良好的心态

不给孩子带去焦虑

避免成为孩子学习上的绊脚石

为孩子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让孩子用全盛姿态

迎接期末考试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