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考虑211、985院校的毕业生”:“双非”为何被歧视?

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在研究生毕业后投递简历时,被一句“有消息我们会回复你”轻易打发,所谓的有消息却再也没有消息了。

这是来自一名“双非”女硕士的求职经历,她表示自己好不容易考上硕士并顺利毕业,却因为是“双非”而找不到工作,难道自己苦读18年就换来这样的结果吗?找不到适合工作,只能在家带娃。

这不禁让她对自己和学校产生怀疑,双非院校的研究生还有读的必要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她的求职经历。

这个女孩大学毕业于一所“双非”本科,又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一所“双非”研究生,并顺利毕业。

毕业后的她以为自己能够凭借硕士学历找到满意的工作,谁知她自以为的加分项竟然变成了公司眼中的减分项。

听了太多公司的敷衍后,她终于忍不住问负责人自己到底哪里不符合公司的标准?负责人回答道:“因为你的院校是双非院校,我们更考虑211、985院校毕业的学生。”

这话一出,女孩感到非常震惊,原来即使自己考上了研究生,也无法弥补自己的“出身”,怪不得多次碰壁。辛辛苦苦读18年书终成泡沫?难道 “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就不值得上吗?

“双非”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上?

研究生肯定是非常值得上的,因为读书的本质其实并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气质。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但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加,人们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各个企业也通过学历的方式来进行筛选,所以很多人读书的目的就转变为了找工作。

相信大家身边都有这样的同学,在高中分文理科的时候,因为认为理科普遍好找工作,所以选择了理科,为的是之后大学毕业好找工作。

但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行为看出,越来越多人对读书的定义不再是自我升华,而是是否好找工作。所以当她们在找工作时受挫,就会质疑自己读书的成果。

上述我们也提出了,由于现今人们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一抓一大把,每年考研的学生也在逐年增长,大家都在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而努力奋斗着。

但工作岗位却只有那么多,所以企业也只能通过竞争者的学历来进行初步筛选。

众所周知,“211、985”或“双一流”院校是重点学校,从择优选择来看,“211、985”院校更好,里面的学生可能也会更好。

很多企业因为招聘人数有限,只能优先考虑“211、985”院校的学生。这就好比一场考试,先考虑前十名,再考虑之后的人。

有人说,这属于学历歧视,但我想说,这就是竞争。小学时,学习好的学生自然而然进了重点中学,自然而然进了重点大学,也自然而然获得了好的工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一切都是通过努力获得的,所以这么看来是公平的,却也是残酷的。

“双非”研究生非常值得上,不论是否知名,只要能够学习到知识就是好学校,上学的目的是学知识、开阔眼界,并非只是为了找工作。

这位“双非”女硕士认为自己已经是研究生,所以有些眼高手低,想要去非常好的公司,看不上普通公司,所以造成了找不到工作的现状。

如果她能够及时认清自己,摆正心态,就会发现合适的工作就在身边!最后,祝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

- The End -

作者 | 翩鸿

参考资料:

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