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题目越来越长、越来越难,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

我从来不认为,阅读理解和热爱文学有必然的关系,我也不认为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孩子作文水平一定会很高。这些和语文素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看看当今的语文试卷,我真的很疑惑,我们的孩子有必要做这么难的阅读理解题吗?

现在的阅读理解题有几大特点:

第一:文章越来越长,题目越来越难,很多答案老师也把握不准。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刚上学不过四个月,就有阅读理解和看图写话。

很多孩子就是零基础,字还不认识几个,一篇文章还不能完整地读下来,就需要完成极其复杂的阅读题了。到了高年级,我们发现,几乎每篇阅读文章都很长,比平时学的课文还长。阅读理解题更是越来越难,很多老师面对那些题目也无所适从,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回答。老师们都答不出来,更别说孩子们了。

最让人费解的是,很多阅读理解题还有标准答案,只要答案不是标准答案,都是错的。网上一些私立学校的老师竟然给阅读理解总结了一套公式,让大家套用公式答题。

这样的阅读理解意义何在?究竟在培养学生什么方面的能力?难道是学习如何揣摩别人的心思?

第二:阅读理解已经渗透到数学试卷中,很多数学题越来越长,叙述越来越繁琐。

目前的阅读理解不仅体现在语文试卷中,更体现在数学试卷中。

在很多数学试卷中,我们发现,数学题目越来越长,基本上就是一篇小短文了。看似很长,但很多话实际都没用,就是用来迷惑孩子们的。有的孩子也不是不会,但看到那么长一大段话,就有点晕了。

数学需要这么教学吗?本人教学多年,过去的教材中很多题目都是言简意赅的,尽量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题目的意思。为什么现在要这么复杂呢?

有些专家说,未来的考察是把各种科目的知识融合在一起,综合考察大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说语文试卷中会考察数学知识,数学试卷中会考察语文知识,物理试卷中可能还要考察化学知识。但问题是,我们的老师水平还达不到,怎么确定学生就一定可以呢?

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但看看现在的语文改革,哪一个目的达到了?

相反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讨厌语文这门课!不仅仅是因为难,而是因为太无趣了!

第三:学生为了提高阅读分数,不是大量读书,而是大量刷题,严重损害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阅读题目越来越难,目的是为了督促孩子们多读书,提高孩子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但目前的孩子是怎么提高阅读分数的呢?不是读书,而是刷题。

不是孩子们不喜欢读书,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关键是读书再多,阅读能力也不是立刻就能提高的。最佳的捷径就是多刷题,阅读理解难,就多刷阅读理解题,很多老师还总结了一套万能公式,任何阅读题都能套用。这样的结果确实有一部分孩子的阅读分数上去了。但同时,对阅读的兴趣也没有了。

有些孩子就说到,看到那么长的阅读理解题就恶心,我这辈子都不想再读书了,太没意思了。

看看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喜欢读书的,有几个偷偷摸摸看课外书的,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根本没有兴趣。

个人认为,当今的语文改革方向已经错了,过高地估计了我们的孩子,导致难度跨越过大,严重挫伤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个人建议:

1、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基本知识为主,同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阅读,大量阅读。小学的阅读兴趣培养好了,孩子们将终生受益。

2、阅读理解可以有,但不可篇幅过长,难度过深,更不可特别强调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

3、语文教学要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要让我们的孩子出口成章,随便就能写出一篇高水平的作文。

现在的孩子,看起来每天上了那么多语文课,但实际语文水平呢?真的不敢恭维。一个小学生,很多写不出一篇500字的文章,达不到基本的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立意清晰。很多初中生,写不出一篇观点鲜明的议论文。更多的孩子站在讲台上,连一段完整的话都讲不出来。如果我们的孩子连起码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没有,就算会做再难的阅读理解题又有何用呢?

看着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累,我真的很忧心。这个真是最好的阅文教学模式吗?一定要这么折磨我们的孩子吗?

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也分享一下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