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学研究生人数超美国,美国研究生教育失败了吗?

现在,中国的在学研究生人数已经超过了美国,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然而,这是否说明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落后于中国或者失败了呢?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研究生教育是怎样的吧。

什么是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指学生完成4年本科学习,获得学士学位,或者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工作几年,然后继续进修获得一定学分,获得研究生学位。在美国,相当数量的研究生是工作了好几年的本科毕业生,寻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想要深造的领域之后,才再回到校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

研究生毕业会相应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博士后学位。在美国本科学士学位毕业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博士学位的,不一定要首先取得硕士学位。

美国研究生的选拔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在招收研究生时,都要专门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只有那些在报考专业方面学有所长的考生才可能被录取。相比之下,美研究生院对专业基础知识似乎并不看重。美国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时均采取通用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培养潜力。譬如,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运用英语语言、数学和逻辑的能力,即使是商学院要求的GMAT考试和法学院要求的 LSAT考试也都不涉及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查。

学分制

美国的高等院校实行学分制,只要学生完成了必修课程和规定学分就可以毕业并获得相应的学位。因此,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实施,学生完全有可能在三年内完成本科课程、或在一年内完成硕士课程;也可能同时获得主修加辅修学位、双学位或三个学位,而不需要花费两至三倍的时间和费用。

写不写论文

美国研究生教育虽然采取学分制,但这并不是说美国研究生没有接受论文写作的训练,相反,这种训练常常包含在日常学习中。许多课程都以一篇论文来结课,有些课程不仅期中、期末要求交论文,平时的作业也常常是一些小型论文。(其实美国孩子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接受了一定程度的论文锻炼)

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老师往往硬性规定学生在写作论文时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参考资料,并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对论文进行答辩和陈述。如果一个学期有两三门课的老师都是这种风格,学生们必须要拿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才能对付得过来。

不过,对博士生来说,毕业论文却是他们完成学业的重中之重。对学校、导师和博士生本人来说,以一篇博士论文的成败论英雄已成为一条无法改变的铁定规则。博士论文强调内容的原创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材料的可靠性,并不十分在意具体写作形式。(虽然美国也有论文抄袭,然而监管非常严格,处罚也很严厉)考察美国的研究生学制,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多元化”一词。美国的高校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各校的研究生学制和培养方式各有特点,很难一概而论。但毋庸置疑,正是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赋予了勃勃生机。

研究生换专业容易

如果你本科学的是文科专业,研究生想不想换个理工科专业试试?由于研究生入学不用考专业,这种现象在美国司空见惯。许多人本科时读的是一个专业,硕士阶段读的是另一个专业,博士阶段读的又是一个专业,那种从一而终,从本科到博士都攻读同一专业的人并不多,所以美国很少本硕连读,更少本-硕-博或硕-博-博后连读。

允许学生比较容易地转换专业的好处是使学生能够从不同专业的学习经历中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专长。美国不少大学认为,知识是普遍联系的,不同学科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宽厚的知识基础、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他们在招收研究生时都十分强调专业背景的多元化。

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各不相同,许多研究生课程都为零起点。研究生教材大都图文并茂,浅显易懂,不会使人望而生畏。当然,对于某些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研究生院会安排一些补修课程供学生选修。比如,如果你在国内学的是中文,后来去美国改学计算机,并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这既是因为你付出了努力和勤奋,也是因为美国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入学和教学体制。

入学容易毕业难

进入研究生院不算太难,并非意味着入学后就可以高枕无忧。美国设立的是宽进严出的体制。美国研究生院通常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业负担很重。许多课程虽然是零起点,但教学进度很快,一个星期的教学内容往往相当于本科阶段同样课程一两个月的教学内容。老师除了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外,还隔三差五地考试或是要求学生提交论文。有时候就是选修一门研究方法课,大大小小的考试竟有6次,2篇论文。在如此繁重的课业负担面前,没人敢掉以轻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硕士学位-专业人士的炼丹炉

在美国,硕士是一种过渡性学位,只有那些对学术具有特别的偏好,或立志将来攻读博士的学生才会选择做一篇正经八百的毕业论文。更多的人则偏重于职业能力的训练,力争将来成为工程师、医生、律师、管理人员等高级专业人才,他们往往不选择做毕业论文,而是通过选课或实习的方式修满学分。

从理论上说,全日制研究生如果每学期选修3至4门课程,通常可在2至3年内获得硕士学位,而在职生的学习年限要长些。实际情况则要复杂得多。一方面,美国的研究生课程要求较高,不容易过关,而且只要注册就不能随意退课。为保险起见,许多研究生往往会自觉延长修业年限。另一方面,研究生院为了保证培养质量,也不鼓励研究生在一学期中选修过多课程。因此,经过4至5年方才获得硕士学位者大有人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代表学术“金本位”的博士学位

在美国,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定位完全不同。硕士重在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博士则侧重于培养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相对来说,要取得博士学位更为不易。博士生不仅要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而且必须要取得令人信服的、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由于实行弹性学制,不少人要经过5至 6年才能拿到学位。

不过美国博士生的奖学金丰厚,且多全免学费,因此他们似乎并不急于毕业找工作。许多博士生一边在象牙塔里耕耘学问,一边忙里偷闲地完成人生中的结婚生子等大事,倒是什么也没有耽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由此可见,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有其不同于中国的地方,或许我们不应以人数论成败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