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68个高考状元,家庭教育方式大相径庭!

俗话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样适用。

68个高考状元的产生,与他们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并且教育方式大相径庭,家长们可以学习借鉴!

他们热衷思考,不仅是学习

安徽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的境界”。理科状元们往往都热衷逻辑与推理;文科状元们都喜欢阅读,擅表达,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为他们的爱好之一。

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如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道:“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学霸也需要爱的滋养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爸虎妈。状元们一般都用“宽容、信任、像朋友一样”来形容自己的父母。

有句话很好地诠释了爱与成绩的关系——“孩子成绩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

深受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

这些学霸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说得更多的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安徽状元董吉祥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这就提醒到家长,想要孩子成为优秀的人,家长需要以身作则。

从小独立的好习惯

老人常说:“你攥的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释然很多。”养育孩子也是这样,学会放手,你会发现孩子比你想象中厉害很多。

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一名清华学霸在采访中说,是爸妈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在这些状元身上,父母不会逼迫孩子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而是通过发现孩子的优点来鼓励孩子,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同,批评的方式可能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但是激励的方式对孩子的鼓励是更大的。

阅读经典,博览群书

小时候看名著,长大了读大家经典,这是许多状元提到的阅读之路。北京高考中语文取得148分的孙婧妍在文中说道: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阅读的培育绝对离不开父母的引导,父母可以从小给孩子讲故事来培养。

看了这么多共同点,相信家长已经对如何教育孩子有了一定的总结和反思,家长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拥有幸福感,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帮助父母实现这个目的。

//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