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就活该被二胎欺负?《少年说》爸爸的奇葩理由,让人看怒了

随着对青少年心理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除了学习,除了分数,青少年还应有更宽广的生活,更多的想法被看见,更多的心声被倾听。

原生家庭是现在特别火热的一个词,几乎每个不幸的成年人,都在哭诉自己曾经不幸的原生家庭,而现在多少原生家庭的孩子,却依旧缺少发声的途径去诉说自己不幸的童年,有人试着去自我排解,而有的人则尝试与原生家庭和解。

但跟原生家庭和解这件事,它容易吗?

经历过的人其实都早已心知肚明,难,太难了!

对于每个孩子而言,每个父母都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精,不管从社会阅历,还是光年龄指数上来说,他们在孩子面前都有着天然的优越感: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你有什么资格说我错了?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在她的著作《原生家庭》中说:从原生家庭的伤害中走出来,令人获得成长的最佳方式是直接跟父母对峙。通过跟父母当面对峙,成年后的儿女能重新界定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重建全新的自信和自我价值。

心理学上表示,跟父母对峙,这几乎就是与原生家庭和解的唯一一种有效方式。

对峙一词,听着看起来就大逆不道,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对峙也跟叫板无差别,确实,在从小就被教育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父母打你也是因为爱你的大环境下,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有勇气跟父母去诉说自己在家庭中所遭遇的不幸和阴影。

但《少年说》却给青少年们提供一个诉说的平台,让少年们置身空旷的天台,最大限度减少被干扰,尽可能地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所有的疑惑、不解和想要的结果。

最新一期的《少年说》又上了热搜,反反复复同样的现象,却每次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引发一模一样的热搜词条,也不禁让我们感叹:让父母认错,让父母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太难太难太难了!

一个女孩站上天台,还未开口就已经满脸欲哭无泪,随着诉说深入,再从哽咽到崩溃。

她的爸爸,坐在台下,头倾斜微仰,脸上带着恬静的淡淡的笑容,从始至终!

女孩有一个典型的二胎家庭,妹妹比自己小6岁,根据女孩年龄推算妹妹的年龄,正是好动且又不明辨是非的年纪。

这个妹妹的成长一点都不出人意料,跟绝大多数二胎家庭一样,喜欢招惹姐姐,欺负完就跑。

姐姐不出声就一直欺负一直爽,姐姐一反击就告状:爸爸,姐姐欺负我/打我。

姐姐就这样处在不反击就被妹妹欺负,反击就被爸爸教训的尴尬中心,痛苦的原地打转。

面对姐姐的质疑,爸爸展现了自己“超高”的心理素质,脸色微笑不变,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透露着不止一丝的不屑,彷佛在说:就这?就这?这也能算个事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女孩:爸爸,你能不能试着相信我一次?

爸爸:你上学也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古人都知道以大让小,这个道理还用爸爸说吗?(为避免误导小学生,在此纠正,孔融让梨是以小让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女孩:明明每次都是她做错了,为什么每次都要让我道歉。

爸爸: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女孩:我一直让着她会让她认为“欺负”是一种习惯。

爸爸:再重复一遍,她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个来回后,尽管女孩情绪强烈,问题尖锐,但所有的疑问就如同打在棉花上,出口就消散,落地无声,根本无法引起爸爸内心的一丝波澜。

眼见着爸爸丝毫没有被触动,女孩情绪终于崩塌了,在不太寒冷的天台,喘口气都冒着浓浓的白烟:我想她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再说下去,也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的爸爸,是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哪怕正义的一胎被邪恶的二胎欺负,他因为年龄小就理直气壮地帮二胎,他依旧不认为自己有错,一胎的所有痛苦对他来说,都是自寻烦恼,不够大气,不懂事。

从始至终,他平静的表情下都是更平静的内心,在他眼里,孩子不缺衣少食,有二胎作伴却因为这种小事就给跟二胎斤斤计较,都是因为日子太好给你惯的,不够成熟,我甚至能想象在这次下台之后,父亲将给予女孩更“严厉”的家教,以便让孩子感恩如今的现状已经是她的恩赐。

一边是寻求认同和帮助的女儿,一边是看戏吃瓜的父亲,他们活生生地给我们演绎了一场什么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到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亲子关系来说,这场对峙是失败的,父亲根本叫不醒或者是说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眼睛是蒙蔽的。

但对于女孩来说,这次的诉说却并非一无所获,尽管诉求一度因哽咽中断,但女孩讲出了她所有想说的,想要知道的,还让她清清楚楚的明白,父亲的想法是绝对不可能改变的,二胎欺负自己不管反击不反击,都绝对是理亏的。

对峙的意义,就在于让对峙的主体既然知道了有些事实难以改变,那么至少可以从其他方面下手,采取积极的回应方式,让自己感受更好一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每次问起关于二胎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毫无意识地让一胎去擅自背负自己的自私:生二胎不是为了后继有人,不是为了继承自己梦想,而是想在这个人情冷漠,社会功力的年代,给孩子留下一个最亲密的人,相互帮衬,相互扶持。

语境很优美,话语很感人,但说人话却是:生二胎都是为了一胎有个伴,二胎是为一胎生的。

于是可怜的一胎在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要被迫背负起二胎的责任,就因为多活了那么几年,就要被迫学会懂事,学会照顾二胎,学会孔融让梨,哪怕自己的年龄甚至可能都还没超过一只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不少选择生二胎的父母,其实他们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哪怕一胎在自己面前痛哭,他们依旧不认为自己的言行错了,而坚决认为是一胎不知恩情,为一胎生了个伴,却还不知道珍惜。

也因为父母的偏心,被迫成长的永远都只有一胎,因为年龄差,二胎哪怕随着年龄增长,心理也难以有任何长进,二胎也因此永远都长不大,甚至理所当然的认为无需去长大。

曾在一则节目中见过这样的一个二胎,年近三十还事事都要依靠姐姐,说好听点是要姐弟之间要相互帮衬,可事实却是要姐姐单方面付出,严格说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剥削姐姐,而且还是母亲一起帮着去的。

找工作要姐姐帮忙,工作太累是姐姐找的工作不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买车买房靠自己需要的时间太久,要姐姐出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节目就是跟老妈一起来找姐姐要钱的,今天20万就是要到手的,以后再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一口一个因为姐姐的各种不好,导致自己没工作没房子,娶不到媳妇的委屈样,代入感简直不要太强,看了让人忍不住想上手。

没有经年累月的溺爱,估计也养不出这无赖样,其实合着照他的说法,这么几十年就光姐姐一人在成长,在努力,在冲锋陷阵,你永远比姐姐小,所以你永远也无需去长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关于生二胎要不要经过一胎的同意,其实一直以来也都是倍受争议的。

有人认为生不生都是父母的事,跟一胎没有关系,更没有必要去寻求他们的同意;

而有的人却认为必须要跟一胎商量,因为他们将是有血缘的亲人,一胎有权利参与和决定。

其实就我而言,不管哪种说法,都无可厚非,二胎事关一胎,但不绝对取决于一胎,最忌讳的是父母想生二胎,却非要把二胎的命运安排在一胎身上,让一胎成为二胎的宿主,溺爱二胎无底线。

当父母偏心过于极端时,一胎会对二胎产生怨念,时间越久,年龄越大,小的越来越长不大,大的又提前成熟,两胎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观念也越来越无法融合,轻则感情越来越淡,重则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关于要不要生二胎,生二胎要不要跟一胎商量,其实傅首尔早在《奇葩说》中道出真相:当一个孩子手里有一百颗糖的时候,他怎么会介意去分享,当他只有两颗糖的时候,你又凭什么要求他大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没有一胎不喜欢二胎,他们不喜欢的只是因为二胎而被夺走父母关爱的失落感,尽管他们年龄稍大,但他们终究也还只是孩子,如果父母能在照顾二胎之余,给予一胎同样的时间和关爱,并同时让一胎帮助二胎,让二胎尊重一胎,那么二胎对于一胎来说,其实没什么不好。

——我是小皮育儿经,育婴师一枚,职场妈妈,带娃码字

——多平台优质原创作者,育儿、儿童心理研究爱好者

——带娃是家长一生的事业,关注我,一起更轻松带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